.

4个月连出5份重要文件深圳全力协助河源

  7月22日,名新一轮帮扶干部入驻河源市的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和连平县的44个镇。与此前不同的是,此间派驻44个镇的帮扶工作组都由多个单位联合组团,旨在积极发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人员、高校毕业生志愿者、金融助理”组团式帮扶资源,在多个领域、全方位,协助河源实现乡村振兴。

  11月初,深圳对口帮扶指挥部(下称深河指挥部)又连发三个文件,包括《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关于协助河源做好乡村振兴规划的若干意见》(下称规划意见)《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关于助力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若干意见》(下称帮扶机制意见)《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关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若干意见》(下称乡村振兴意见),在此之前,今年7月《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关于做好对口帮扶河源驻镇帮镇扶村开局工作助力河源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出台,9月《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关于继续做好县级对口帮扶工作若干意见》出台,短短4个月,连续5个重要文件出台,都在阐释着“组团式、多层次、全方位、无死角”帮扶的重要涵义。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就如何协助河源做好乡村规划,《规划意见》提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要按照深河两市相关要求,结合组团帮扶单位意见,积极参与配合当地紧密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编制镇域乡村振兴规划,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把深圳特区新思维、新发展理念贯穿乡村振兴发展全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是: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基础更加稳固,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打造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时代幸福河源新农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规划意见》提出,要积极发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人员、高校毕业生志愿者、金融助理”组团式帮扶资源,在规划农业、科技、金融、教育、文创等多个领域中提出规划实施建议。

  现在看来,这种全人才聚集的组团式帮扶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紫金蓝塘镇,就充分发挥金融助理的优势作用,为帮扶地“量身定制”金融服务。驻蓝塘镇的工作队是由深圳龙华区福城街道办牵头,多个单位组成的7人工作队,包括来自中国农业银行河源分行的一名金融助理。工作队队长麦志勇介绍称,为帮助镇、村用好用活金融服务和乡村振兴政策,拓宽村集体、村民融资渠道,工作队充分发挥组团结对帮扶优势,结合组团单位派驻金融助理的融资监管优势,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走访等形式大力宣传惠农金融政策,积极向蓝塘镇各村的村“两委”干部、个体户、致富带头人等宣讲金融知识,动员符合条件的村民用好金融政策,发展壮大产业项目,拓展经营渠道致富增收,助力推动乡村振兴。迄今,工作队已协助当地村民申请了多笔笔贷款约多万元,大力推动了当地的种养等产业向健康良性方向发展。

  比如东源县漳溪畲族乡,就积极发挥整合各后方单位资源优势。驻该乡工作队由深圳市委统战部、市委台办及深圳市出版集团等单位组团建成,为统筹优化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该工作组积极推动对接深圳统一战线有关工作资源,精准利用深圳统一战级工作资源来解决当地的教育、医疗等民生短板,得到深圳统一战线各领域的热烈响应;此外,该工作队有一名博士、一名在读博士,具备较高的理论政策研究水平,在做好乡村振兴帮扶实践的基础上,工作队也不断探索工作理论的创新。结合漳溪乡实际情况,工作队率先成立课题研究组,开展乡村振兴理论研究活动,就特色产业、基础民生、民族资源开发等主要课题开展研究,力争以漳溪乡为研究蓝本多出理论成果,为全国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工作贡献“漳溪经验”。

  根据《帮扶机制》意见,深河指挥部特别强调,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时的“真实性”,“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则帮,也不能因为担心规模过大或过小导致问责追责不录入系统,搞‘全外循环’或盲目扩大规模,影响监测真实性”……这再一次体现了深圳坚守河源脱贫底线的决心与信心。

  以此为基础,《乡村振兴》意见提出,在现有帮扶产业总体稳定的基础上,保持帮扶力量和标准只增不减,实施产业项目提升行动,筑牢帮扶产业基石,延伸农村产业链条,扶持壮大一批具有脱贫地区特色的主导产业,谋划实施一批收益好、见效快、带富能力强的产业项目。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帮助打造一个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明显、产业链条较全、综合竞争力较强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引进一批发展后劲足、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建设一个集科技、农机装备、金融等服务要素于一体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完善一套吸纳农户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批引领农民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全面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全方位促进农民增收。

  为此,深河指挥部提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九大措施。

  (一)梳理现有帮扶产业。建立帮扶镇(村)产业工作台账,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二)因地制宜制定镇域产业发展规划。要确定各县、镇(村)产业发展的特色和重点,避免过度同质化竞争,不断优化帮扶地的产业布局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强化规划引领,制定彰显本土特色的产业发展整体规划。

  (三)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河源浓厚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等业态,培育出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红色乡村等。

  (四)持续培优特色产业。推动源城蔬菜、东源板栗、和平猕猴桃、连平鹰嘴蜜桃、龙川油茶、紫金茶叶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支持延伸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和工艺品等产业链,促进资源循环高值梯次利用,推动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发展优质高效的绿色农业。

  (五)推动当地企业参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六)培育农村创新创业的“领头雁”。深入推动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赋能乡村活力,促进农村增收。

  (七)协助推动产销对接,拓展消费帮扶渠道。坚持政府引领、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消费帮扶工作机制,一是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优势,积极对接“圳帮扶”、“深河e家”、广东东西部协作产品交易网、深圳市海吉星消费帮扶中心等线上线下展销平台,特别是充分用好深圳消费帮扶专馆、专区、专柜“三专”规模优势,进一步畅通帮扶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二是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展销活动,推动帮扶县镇(村)特色产品进机关、进高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商超、进电商,提升帮扶县镇(村)帮扶产品的知名度,精准对接供求双方需求。

  (八)完善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推广多种有利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如完善涉农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探索实行农户负赢不负亏的分配机制等。

  (九)严格把控帮扶资金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筹集使用监管办法》(粤财农〔〕号)要求,加强落实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筹集使用及监督管理。

  余佩

  李红淼罗诚桑晓

  余佩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