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丝毫未减……”近日,东源县民族中学的音乐室内响起歌声,80多名孩子合唱《少年》。讲台上,吕园园激情澎湃地指挥着。这位有着30多年音乐教学经验的老师,是今年10月跟随年深圳帮扶河源教育的“银龄行动”来到河源的,目前在东源县民族中学支教,她也是歌手周笔畅的妈妈。
“支教更像是一份责任,看着孩子们可爱又真诚的笑脸,我更想把学习音乐的乐趣带给他们。”吕园园说。
“让校园里有歌声”
“让校园里有歌声。”这是吕园园到达东源县民族中学的当天,校长吴建立对她说的话。
据悉,东源县民族中学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音乐课是由东源高级中学的音乐教师通过支教的方式进行的。让校园里有歌声,吕园园把这句话深深地记在心里并付诸行动,最初在校园唱响的就是国歌。“国歌作为国家的一种象征和标志,体现着国家精神和民族情怀,也是学生们必须会唱的歌曲。”吕园园说,原本在学校升旗仪式时,学生会跟随旋律哼唱,现在学生们都跟着我的指挥大声合唱,嘹亮的歌声响彻校园。
《少年》这首歌学生们也已耳熟能详。音乐教室内,学生们熟练地跟着吕老师的节拍歌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当天,学生们还练习了《爱我中华》这首歌。
艺术的熏陶不仅是放声歌唱,更是在无形中浸润心灵。傍晚时分,校园广播里如期响起歌声,吃过晚饭的学生会伴随歌声在操场上散步、游戏,遇到熟悉的曲目,大家还会跟着一起哼唱。
“种下一颗音乐种子”
从音阶学习到发声练习,再到合唱曲目,吕园园点燃了孩子们心中蕴含着的热情。“音乐启蒙教育还是很重要的,尤其孩子声带在发育时,如果练声不当很容易让嗓子受伤。”吕园园有多年的支教经验,总结了一套训练孩子发声的方法,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更好掌握发声技巧,增强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吕园园的教学方法让教师陈雅君非常佩服。陈雅君是东源高级中学在东源县民族中学支教的老师之一。“学生上音乐课的热情空前高涨,这是吕老师的功劳。”陈雅君说,吕老师上课非常有方法、亲和力强,又非常专业,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收获很大。
最近,吕园园和两位音乐支教教师正在忙着排练元旦汇演的节目。随着演出通知的发布,她们也有了幸福的“烦恼”。“学生们太踊跃了。”吕园园说,不少同学自发组织,三五结伴,原创了很多节目。记者在现场看到,歌曲串烧、合唱、舞蹈、英语话剧、吉他演奏等多个形式的节目内容都在初定的节目单上。
吕园园表示,河源有悠久的客家山歌文化,漳溪畲族乡又是少数民族乡,学校的环境、音乐设施、教学设备也很不错。“希望通过音乐课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音乐种子,然后让这颗种子在他们心里慢慢长大。”吕园园说。
记者手记
点燃山里孩子的音乐梦想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对于支教教师而言,这种光辉更加闪亮。他们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来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偏远地区,燃烧着自己的能量,点亮了山里孩子的梦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吕园园来到学校以后,很多孩子对学习音乐有了浓厚的兴趣,主动找她请教。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她也发现几个比较有天赋的孩子,就经常利用课后时间给学生们“加课”。
“别人下班您上课。”在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时,她笑笑说:“孩子们有求学的欲望,我也很乐意满足他们,而且学习和教学的热情是相互作用的。”
吕园园表示,参加“银龄行动”的教师都是在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进行听课、指导,尽量为学校留下一份带不走的“财富”。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一个孩子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国家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来源:河源日报王亚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