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源这一传奇爱情故事,还有多少人知道

治疗白癜风应到北京那家治最好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很多在外打工的河源市民,当开车经过粤赣高速公路城北收费站向灯塔方向经过望郎回山时,便知道自己离家也就不远了。望郎回其实就是一座大石山,属丹霞地貌,山色赤褚,虽然不高,仅多米,但山势险峻,山体陡峭,不是攀山高手很难上得了山顶。

感天动地的传说

在很多年前,大概是要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望郎回山还不叫这个名字。据清同治版《河源县志》记载,望郎回叫密石。那时候白岭头尚属河源东埔管辖,年撤销东埔镇设立源西街道办事处后,白岭头才从东埔划到了源西(《源城区志-》)。

这座与其它山不同的丹霞地貌大石山,向来十分惹眼,在它身上,发生过一些真实的事件和传说,有些传说脉脉深情,感天动地。

据当地人传说,望郎回所在地方原是个穷村落,村中有个农户叫白阿苦,生有一子叫白少郎,娶仙塘女潘阿望为媳。一家三口以租耕本地财主万利贵田地为生,虽家境贫寒,但父子相依,夫妻相爱,日子过得倒也安康和睦。

谁知有一天,财主万利贵收租谷到白阿苦家,见到他儿媳妇潘阿望明眸洁齿,艳若桃李,顿起邪念。财主回去后做了一本假帐,硬说白家祖上欠下九十九石九斗九升租谷,要白家立即归还,否则要以儿媳妇潘阿望顶债。白阿苦心里明白,自已祖上何曾欠债?于是上门跟万利贵理论,不想万利贵早有准备,将白阿苦痛打一顿,几乎当场丧命。

白阿苦回到家里伤痛缠身,气恨难平,不几日就死了。白少郎夫妇呼天抢地哭得天昏地暗,村民们瞧着莫不流泪。白少郎掩埋好父亲的尸体后,一气之下提着半桶松节油,趁月色风高将万利贵的房子烧了。

白少郎放火后自知不能在此立足,只好将阿望托附族长,自己“过番”谋生。临行前夫妻相拥依依不舍,哭得泪人似的。潘阿望送夫送了一程又一程,翻过三十三秃岭,又蹚过三十三条坑……快到天亮,白少郎紧握着潘阿望的手,说:“你好好等着,我会回来的!”说罢,夫妻抱头痛哭一场才依依作别。

从此,潘阿望每日天蒙蒙亮就爬上家门前的小土岗,远望大路等夫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一日,她爬上土岗大喊:“少郎,少郎,回来吧!”喊声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凄厉。她盼夫心切也许感动了苍天,突然电闪雷呜,潘阿望的喊声戛然而止,刹那间变成人形石山,仿佛一个美丽少妇引颈盼望夫归,不断在喊:“少郎回来吧!回来吧!”

由此石山被当地居民改名为望郎回。

俞大猷摩崖石刻

一个凄婉的传说,令许多人对望郎回产生了兴趣,经常呼朋唤友,相约攀爬。但望郎回仍未开发,只有一条小路能上山,且山路崎岖不平,树木茂密,杂草丛生,较为艰险。

从山脚遥望,在山腰石壁处隐约有字迹。这是记载明代名将俞大猷多年前在河源擒获山贼李亚元后留下的摩崖石刻,被发现于年。

望郎回山势甚险。清同治版《河源县志》记载:“密石(即今望郎回)高80余丈,从后面望,如鹰如隼,从前面望,如同席帽。寇乱时多避于此。以藤席为骨架,形似毡笠而更高更陡,四沿垂下,可蔽日遮阳。石上平坦,可以居处,四围险阻。”因为地势险要,后来的山贼、土匪常在望郎回上躲避官兵搜捕。

“望郎回”上有摩崖石刻的事情,也流传于当地人口中。早在年,时任河源市博物馆馆长黄东曾带领博物馆工作人员前往寻找,但因为当时通往望郎回的山路找不到,峭壁难攀,四处都是长势极盛的草木,黄东等只好在山脚遥望,只是见到山腰石壁处隐约有字迹。年,趁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之机,黄东等再度前往望郎回寻访摩崖石刻。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他们在海拔米处的山腰上找到一处摩崖石刻,并在峭壁上搭建竹架,进行了现场考查和拓片。

该石刻共50个字,整体高1.6米,宽3.5米。其字体为正书,大小平均每字约20平方厘米,刻入石壁约2厘米深。由于望郎回属红砂岩,经过四五百年的风吹日晒雨淋,石刻部分字体已模糊,但基本可辨,为:明总兵都督俞大猷、副使张子弘、参议许公高、游击魏宗瀚,统督士官兵,剿灭叛贼李亚元等二万余众。五月书笔。某某师谨识。

据了解,这些石刻内容,竟与年在连平县田源镇发现的水西摩崖石刻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连平摩崖石刻上加了一句话,即俞大猷他们灭贼已尽,要班师回朝了。

望郎回山势奇特,风光宜人。如今,人们站在此处,既可念望郎回传说之凄婉,又可遥想当年刀光剑影之险,心潮起伏。奈何斯人与往事已远,唯有望苍穹之悠悠,沐山风之萧萧,悠然心会而已。

来源:河源乡情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