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骨折肉烂红心永向党人民资讯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m.39.net/pf/a_4386566.html

近日,在市委老干部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离休已久的叶慈林老人。这位91岁高龄的老同志,腰板挺直端坐家中,看起来依旧精神矍铄,言行举止中尽显军人风采。

叶慈林,男,东源县曾田镇人,年10月出生,年参加游击队,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交谈中,叶慈林表示:“我很喜欢看电视剧,特别是战争题材的,经常看。”每当电视画面一幕幕闪过,他总是能回想起那段血与火交织的革命岁月。通过他的讲述,那些历史往事也如电视画面般再次清晰浮现于眼前。

年秋,叶慈林加入东江第二支队天马队,在解放战争中参加过数十次战斗。在埔前三角岭会战中,他一度身受重伤,荣立一等功,战后被评为二等甲级伤残军人。年,叶慈林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州市公安总队一团一连任排长、副连长,在教导大队、军官训练队任军事教官。年,叶慈林转业回到河源,先医院人事秘书、河源县建筑公司经理等职位。年3月31日,叶慈林因公出差,在去广州途中遭遇车祸,断了4根骨头,被评为五级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自幼家境困苦

瞒着母亲参军

上世纪40年代初,叶慈林10岁那年,父亲因病永远离开了。家里没了顶梁柱,靠母亲一个人苦撑着,叶慈林和5个姐姐、妹妹生活过得非常困苦。作为家里的独子,年少的叶慈林早早褪去了孩子的稚气,开始干农活,以减轻家里的负担。

11岁那年,叶慈林去上夜校,正值地下党员以教书的名义暗中发展革命力量。虽然叶慈林年纪还小,无法入伍参军,但革命的种子在他心中早已埋下。“当时,老师教会了我两首歌,一首是《松花江上》,一首是《你这个坏东西》。我时常哼唱,有一次还因为被地主听到无故挨打。我的叔叔是一名地下党员,他对我说不要害怕,你唱得没错。”叶慈林凭着记忆,再次哼唱起这两首歌,他略带沧桑的声音,让记者和在场工作人员心头一热。

年,东江纵队北撤,包括夜校老师、叶慈林的叔叔在内的多名地下党员也随之撤离。叶慈林以为与叔叔永别了,但没想到一年之后他们会重逢。

年秋天,家里的盐用完,叶慈林的母亲让他外出想办法借钱买盐。兜兜转转一整天,叶慈林什么也没有借到,心情非常沮丧。在回家的路上,他碰到了外出为游击队采购物资的邻居叶千狗大叔。一阵嘘寒问暖过后,叶千狗了解到叶慈林家没钱买盐的窘况后,转身从装物资的袋子里掏出好几把盐让叶慈林用衣服装着拿回家,叶千狗随后往另外一条前往上莞镇的路走去。叶慈林愣了一下,然后提醒叶千狗走错路了,叶千狗转过头悄悄跟叶慈林说“这是去部队的路”。“当时,我问千狗叔,什么部队这么好,可以不愁吃。他说是游击队,是专门打地主分田地,帮助穷人翻身的。”带着叶千狗的话,叶慈林回到家,把盐交给母亲后,自己却陷入了沉思。当天晚上,叶慈林辗转难眠,最后决定上山找千狗叔参加游击队。“深夜里,我偷偷起床,开门也不敢用力,生怕母亲发现,静悄悄地上山了。”回忆起那晚的情景,叶慈林嘴边挂着笑容。在叶千狗的带领下,叶慈林来到了东江第二支队天马队驻扎点,再次看到了自己的叔叔,他决心留下来参加革命。

离家不久后,母亲就找上门来了。那天清晨,叶慈林与往常一样早起参加训练,随即听到哨兵传达消息,他的母亲正在部队门口哭闹,要他回家。一时间,他万般情绪涌上心头,感觉无颜面对母亲,便跑上山躲着不肯与母亲相见。游击队队长了解到情况后,找到叶慈林,对他说:“你是家中独子,所以你可以选择回去,当然你也可以留下来,这两块大洋给你母亲。”叶慈林最后选择留下,母亲只好答应。自此,叶慈林真正开始了不平凡的军旅生涯。

历经血与火的洗礼

伤痕是最好的勋章

如今,再次回忆那段枪林弹雨的战争岁月,叶慈林不禁感叹:“战争的残酷超出人们的想象。”

年,东江第二支队天马队驻守曾田、柳城、蓝口、骆湖一带。一天下午,天马队接到命令支援另一支游击队攻打国民党自卫队,在蓝口镇东江沿岸一带与国民党自卫队发生激烈战斗。

相对于国民党自卫队清一色的美式装备,游击队的装备有点“寒碜”。“第一次给我发的是支79式步枪和5发子弹,枪的弹簧都是松的,随时会走火,打着打着还会卡壳。”叶慈林打趣道。由于国民党自卫队队长被击毙,敌军被迫退守到河边的碉堡上负隅顽抗,战斗一时僵持不下。天马队由几名士兵组成先锋队,连攻三次都被击退。其间,有两个民兵因作战经验不足,站起来给枪支补充火药粉,不幸被流弹打中牺牲。面对困局,叶慈林临危受命。“当时,我奉命带着几名士兵从东江潜水而上,从侧边进攻碉堡,成功抓获7名俘虏,缴获7支枪。”随后,多名民兵乘胜追击,包围了碉堡,困在里面的国民党自卫队士兵只能投降。有了这次宝贵的战斗经验,叶慈林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表现更加神勇,且屡立战功。

解放战争时期,叶慈林参与的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中,他最难以忘记的是埔前三角岭会战。年,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下江南。国民党主政广东的薛岳怀察觉到保十三团有“叛变”可能(实际上保十三团已起义),派出国民党主力部队师追击至河源。叶慈林所在的边纵六团予以阻击,师的脚步停在了柳城镇。随后,保十三团与边纵三团联合解放了老隆,边纵第六团的任务也从阻击改为追击师。

“我们一路追击师,一直追到埔前圩镇。我们一连是边纵六团的主力连,全连在三角岭放哨,有6挺机枪,一人50发子弹,另配有4个手榴弹、2个急救包。”叶慈林回忆道。当时的三角岭地势高,易守难攻,师装备精良,一时之间两军陷入了阵地持久战。为攻下三角岭阵地,战斗的第二天,叶慈林奉命率一个班守在前线,防止师突破防线。“当时,我正全神贯注瞄准敌人射击,谁知敌军发现了我的位置,一轮扫射过后,我的脚部、裆部相继中枪,鲜血直流,我命令全班战士每人留个手榴弹给我,把枪和弹药拿走,我掩护他们撤退,然后与敌人同归于尽。”正当全班战士悲愤交加、想要为叶慈林报仇之时,比叶慈林大8岁的副班长李发波不由分说背起叶慈林就往连部撤退。

由于敌军攻势太过迅猛,连队一度退回到今埔前镇卫生院后面。“我躺在一张卖猪肉的木板上,两个女卫生员拿剪刀剪开我的裤子,看见我受伤这么严重她们都哭了。她们用碘酒给我的伤口消毒,碘酒一碰到伤口,我就痛昏过去了。”后来,埔前几名民兵赶到,用竹竿和被子做了张担架,把叶慈林送到河源县城就医。

那一战足足打了三天三夜。叶慈林回想起牺牲的战友,眼里尽是悲痛和思念。“我们连牺牲了一个战士,是轻机枪副射手。他在埔前三角岭阵地前面冲锋,背着枪和一箱子弹,由于他个头高大,头稍抬起来就被敌军的机枪打中牺牲了。他是曾田人,是我的邻居。我们的副营长叫陈明,他在叫号兵吹冲锋号时被敌军的流弹打中,耳朵被打掉了一块。受伤的陈明顾不得包扎伤口,继续指挥战斗,我们叫他下火线,他根本不听。我们都是这样的,共产党、游击队轻伤不下火线。”在一群舍生忘死的革命战士的努力下,三角岭最终被边纵六团守住,当时两广纵队已到江西赣南,先头部队已进入和平县境内。师见大势已去,开始撤退。

如今已是鲐背之年的叶慈林说,共产党员是没有退休的,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服务;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去宣传革命事迹,让广大青少年能够更加了解历史,正视未来,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

访谈最后,叶慈林感慨道:“我是一名双残革命军人,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我身上留下4处伤痕,为了建设祖国,我断了4块骨头。虽然肉烂了,骨头断了,但是只要我人还在,我这颗忠于党、热爱人民的心一直都不会变,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心不会变!”

■策划/赵锋■统筹/本报记者凌丽■文/图本报记者梁驱远

本文来源:河源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