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民宿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北京医院治疗青春痘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7/8598820.html

  全市民宿约家

  民宿集聚态势初显

  近日,河源市首批国家等级民宿创建动员会召开,梨花屋舍等31家民宿正式纳入我市第一批国家等级民宿创建名单。

  河源,吹响了创建一批国家级品牌民宿的号角,“小民宿”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从零星发展到百花齐放,从单一住宿到旅游休闲“目的地”,从摸索前行到如今规范发展……依托生态、旅游、乡村、人文等资源和区位优势,近年来,河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规模居于全省中上游,呈现“微景区化”发展特点。

  发展民宿,河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绝佳的山水生态和人文历史,二是河源民宿绝大部分拥有“山水田林湖”,拥有令人羡慕的体量和发展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河源的民宿始于民间自觉的发起,得益于我市建立了“党政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机制。年,市政府出台《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为发展河源乡村民宿提供了指引。年,河源市民宿行业协会成立,让河源民宿有了“家”,起到了协助政府、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作用。年3月1日,《河源市民宿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实施,对河源市民宿的开办、经营及监管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我市拍摄河源民宿宣传片《乡居美宿》,组织市民宿行业协会和部分民宿主组团参加了广东(国际)旅游博览会、河源市“两晚三天”经典旅游线路七市精准推介活动等重要推介活动,不断提升河源民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我市民宿业发展实现“弯道超车”,使“源宿”成为河源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如今,大力发展民宿、讲好河源民宿故事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市逐步摸索出了一种符合山区特色的民宿发展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民宿微景区化+亲子、团建、研学、文创、电商”的河源民宿特色发展之路。

  记者走访发现,河源民宿主要分布在乡村,大多数将住宿与乡村休闲、农事体验、亲子、研学、茶艺、徒步体验等相结合,古驿道、果园、田野、农耕体验、手工制作、民宿主人的生活方式、乡村风情等成了民宿吸引游客的亮点。对游客具有长期吸引力的民宿,均有较为独特的非住宿服务产品。如,位于东源仙塘镇的到·吉宿民宿,充分利用了小果园、稻田、菜园等资源,主打双休日的亲子活动;义合镇的竹里馆民宿,则利用靠东江边的沙滩,主打企业团建活动;位于连平县上坪镇的趣田野民宿,则以赏花、摘桃为主题吸引游客;灵芝小院主打的是灵芝美食系列;东源新回龙镇的柒月民宿,主打的是机车发烧友主题。

  此外,在我市景区周边,民宿集聚态势初显。源城区埔前镇和高埔岗街道,依托春沐源、巴伐利亚、客天下等景区,民宿发展正呈现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东源县、龙川县正在全力围绕万绿湖景区、霍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面布点环湖线、东江景观带、环霍线民宿。东源县仙塘镇观塘村,在3年时间里涌现8家各具主题特色的民宿,初步形成了互相协同的民宿集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有民宿约家,总客房数约间,超张床位,民宿从业人数多人。其中,已登记发证的民宿有家。

  把“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

  河源民宿起步只有短短四五年时间,但作为乡村产业的新生业态,在带动村民就业、反哺乡村经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经营民宿、出售农特产品、参与经营及入股分红等方式,引导农民从农业生产转向从事较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有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数据显示,—年,河源民宿综合总收入约1.1亿元,接待游客超36.29万人次。

民宿入驻

  “宿”造乡村新活力

  “民宿本质上是一个微度假旅行目的地,它虽微小,但却更适合乡村,更利于展示乡土地域文化的民风民俗。”广东省旅游协会民宿分会副会长、秘书长李超说,随着民宿业的发展,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以及人才开始向乡村汇聚,可以改变农村“空心化”现象,重新聚集起人气和活力。

  河源拥有广阔的乡村腹地和山水田园,如何唤醒绿水青山,把“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坐落于东源锡场镇林石村的万绿民宿·古哥田园(下称万绿民宿)有发言权。

  万绿民宿是由东源县我家一亩三分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以乡村闲置农房为主体的田园康养生态综合性旅游园区,于年建设,年试运营。该民宿的建设,使林石村拥有了“康养之村”的美名。林石村毗邻万绿湖风景区,隐匿于山、林、溪、云、雾等自然景观之中。进入村口数十步,眼前豁然开朗,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依次铺开,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犹如误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在年以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万绿民宿负责人古献辉说,林石村藏于深山无人知,大多数村民外出务工,房屋破败陈旧,村道狭窄泥泞,村落“空心化”日益严重。彼时,在外打拼多年的古献辉敏锐地嗅到了民宿发展的商机,决心利用好这一片山水,打造田园旅游综合体。建设万绿民宿,完善了村里的水电、道路、卫生环境、自然景观等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万绿民宿不是一个单纯的乡村文旅项目,它承载的是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基于此,古献辉邀请村民共同参与打造民宿,统一规划旅游景观。据介绍,万绿民宿客房主要采取四种合作模式:一是由公司租赁村民闲置房屋,按照民宿风格进行装修并运营;二是由当地村民自行改造装饰房屋,达到民宿运营标准后,与公司共同联盟运营;三是公司以租金+分红的方式与村民进行合作;四是由公司改造装饰房屋,户主参与管理,客房收入按比例分配。目前,万绿民宿项目租赁旧房36户,已完成改造、改建、拆旧新建16栋。“我们设计改造了16栋民居房,其中有32间客房,配备有多功能会议室、茶室、药浴馆、食疗养生馆、娱乐室、书吧等,可以承接各类度假、旅居和企业团建。”东源县我家一亩三分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英涵说。

  手上的闲置土地盘活了,资产跟着升值,村民跟着做民宿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村民詹金东将自家二楼的房子装饰成民宿,擅长烹饪的他还在一楼开设餐馆,由万绿民宿引流游客吃饭消费,加之夫妻二人在万绿民宿务工,詹金东一家的年收入达10万元。

  万绿民宿发展乡村田园文旅产业的同时,还结合当地村民实际经济情况,帮助村民推广销售自产的家禽、灵芝、香菇、木耳及米酒等农副产品。“民宿做起来之后,酒厂每年的销售量增加15%。”拥有30多年酿酒经验的詹志辉表示,村里人气旺了,酒的销量也好了,不少游客还通过添加联系方式,成为了酒厂的老主顾。闲置房屋改造成了民宿,荒废土地种起农作物,农特产品卖给游客……民宿经济激活林石村的发展动力,让隐匿于山水之间的乡村有了发展活力,村民有了“造梦空间”。

  万绿民宿的发展版图远不止于此。古献辉介绍,公司还将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基地,以锡场镇为中心、辐射东源县,逐年扩大生产基地面积,在3年内建成“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区、万亩生产基地”的优质水稻、鲜食玉米生产和加工基地,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

“以宿代村”

  提高河源乡村旅游知名度

  “你看,我抓到小鱼啦。”日前,在乡村四月民宿,小朋友们在小溪边捕鱼,大人们在凉亭愉快聊天。放眼望去,悠然惬意的民宿内,徽派建筑弥漫着浓厚的乡风乡韵。与万绿民宿盘活整村资源不同的是,乡村四月民宿是由大水井社区以村民入股形式集资建设打造,采取“企业+社区+群众”的合作经营模式,鼓励社区和居民入股企业,参与分红,按照“以宿代村、整村推进”的发展思路,以“一业兴”带动“百业旺”,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乡村四月民宿的进驻,不仅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美化了环境,同时增加了乡亲们的收入。在清明、五一等小长假期间,吸引游客达五六千人,社区居民开设的小餐馆、特产店也因此红红火火。“前往社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干脆以此为契机,将其打造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一系列升级改造,年,以乡村四月民宿为核心区域的大水井特色民宿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全省首个社区开放式景区,实现了“社区变景区、居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的目标,为全市乡村旅游、民宿发展指引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大水井景区每年可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同时,带动街道住宿业、餐饮业、休闲娱乐业、特色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收入约万元。

  据介绍,今年,大水井特色民宿文化旅游区还将完善有关配套设施,并以乡村四月民宿为核心,发展夜间经济,打造灯光秀,建设美食一条街,销售全市土特产吸引人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镇街新风貌。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今年五一假期客房预订量有所下降,但我们对发展民宿还是很有信心的。”乡村四月民宿主刘琴说道。与刘琴有相同烦恼和顾虑的,还有仙塘山居的民宿主张俊慧。“说不焦虑是假的,但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民宿的环境、质量进行提升,提升河源民宿知名度,为后疫情时代积蓄能量。”面对民宿遇冷现状,今年以来,张俊慧另辟蹊径,用她个人的视频号及抖音号,将仙塘山居、乡村四月等特色民宿“搬上”网络宣传平台,拍摄“一物乡甜”系列视频,推广河源的乡村美食、美宿、美物、美景。目前,“一物乡甜”推出的视频观看量已高达万人次,成为展示河源民宿和客家文化的新窗口。

 

  打造特色旅游民宿集群

  如今的河源民宿,可谓家喻户晓,在全省范围逐渐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不仅得到了游客的喜爱,也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河源民宿的创新精神令我尤为感动。”说起河源民宿的发展,广东民宿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徐灵枝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河源民宿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虽然起步较晚,但河源在省内最先开展民宿集体社群营销、最早开展等级民宿评定评估工作、最早提出‘民宿微景区化’发展、最早推出‘民宿贷’金融产品,创新开展民宿主线上直播卖‘房’活动,开创性地连续举办乡村文旅融合创新大赛。河源民宿经营者个体、民宿行业协会、民宿管理职能部门以及市委市政府对推动民宿的发展有着普遍的共识。

  李超表示,近三年来,河源民宿产业发展坚持以民宿聚集化、精品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已成为广东民宿产业的后起之秀。河源独特的资源禀赋、政府强力的推动、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正日益成为率先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优势,河源必将成为广东民宿产业的发展福地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地。

  尽管近年来河源民宿发展势头强劲,成绩显著,但同时,河源民宿发展仍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如,民宿数量发展不均衡,东源县民宿数量占了全市1/2,依托万绿湖形成集聚效应,但是旅游资源同样丰富的其他县区民宿发展数量和品质都不太理想;民宿品质发展不够快,整体上缺乏高端民宿产品和在省内外都叫得响的民宿品牌,也没有一家国家甲、乙级旅游民宿;民宿产业链不够成熟,品牌发展基本侧重于民宿自身的建设,缺乏产业链上下游的延展,民宿人才培养、民宿制造业、民宿供应链、民宿文创、民宿咨询服务、民宿专业运营管理板块仍发展不足等。

  年是河源民宿质量提升年,河源民宿如何抓住机遇,冲刺“国家等级”?徐灵枝建议,一是仍需坚持“微景区化”发展方向。二是要坚持“集群式”发展战略,重大景区集聚发展、民宿村特色发展、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带状发展,是河源民宿的三种集群式发展模式。三是发展更多产业链业态,一方面鼓励支持为民宿配套的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引进省内外的民宿品牌进驻,从而提高河源民宿产业整体附加值,降低河源民宿运营发展的综合成本,构建河源民宿产业生态圈,扩大河源民宿在全省的竞争力。

  河职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张颖建议,河源民宿在未来发展中,首先要重点把握旅游数据信息服务、旅游产品流通与销售,构建多元化分销渠道;其次要对标《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深入挖掘食、住、购等旅游服务项目,并因地制宜延长产业链,盘活乡土资源,发展以民宿为支点的乡村游,开发“看乡景”“品乡味”“享乡俗”等综合体验项目,提高民宿业的附加值;再次是在民宿建设与运营的过程中,要兼顾好多方利益分配,以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卫华认为,河源民宿大有可为,下一阶段可重点打好“三张牌”:一是“生态牌”,充分依托“江湖群山”发展精品“原生态”民宿;二是“文化牌”,植根河源深厚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打造一批“主题型”特色民宿,通过民宿带动一、二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感情牌”,用好“东江水源地”、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情感纽带,主动精准地开拓民宿客源市场,做大做强民宿产业。

  李超希望河源能够继续强化民宿政策激励,出台鼓励发展政策,激活民宿投资主体,创新民宿发展模式,推动民宿向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河源乡村民宿更健康有序发展。(来源:河源日报)

责任编辑:李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