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全貌露出水面
桥面残存的栏杆
广州日报东源讯粤赣古驿道河源段考古发掘工作又有新发现!河源市博物馆文物普查工作人员近日在粤赣古驿道河源段的主线上考古调研时,又在东源县涧头镇东坝村路段新发现了一段完好无损的“水下”古驿道,这段被湖水长年湮灭在水下的古驿道,不仅在万绿湖的湖面下不断延伸,而且一座已有近年建筑历史的石砌拱桥,也随着湖水水位的下降而“浮”出万绿湖水面。
古桥五年“见一面”
东源县涧头镇文化站站长赖伟飘告诉记者,被万绿湖湖水长年湮灭在湖面下的该镇东坝村水下路段古驿道,近日之所以能“重见天日”,是因为万绿湖水位近日大幅下降,新丰江大坝在春季防汛前需要提前腾出库容,才让东坝村的这段古驿道和古驿道上石砌结构的永定桥“浮”出水面。赖伟飘称,一般要相隔数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万绿湖下降到一定水位后,水下的永定桥和古驿道才会从湖面上显出真容。古桥上一次“浮”出水面大约是在年,不过这一次是有记载以来露出最为完整、清晰的一次。
拱桥建于清道光二年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涧头镇东坝村露出湖面的古驿道有数公里长,淤泥覆盖的古驿道若隐若现,在水下延伸的古驿道更不知几何。露出水面的永定桥有两个石砌桥孔,在湖水的映衬下就像一双迷人的眼睛,湖面远处的浅滩上,有数十只白鹭在觅食或翩翩起舞,景色极为漂亮,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浮”出水面的永定桥虽然桥梁整体保存完好,但由于受到万绿湖湖水或洪水的长年冲刷,永定桥的桥身已出现多条裂缝,多处桥墩和石匾已落在桥下。
赖伟飘说,当地民间一直相传永定桥是明代所建,但当地史料并未记载可考年份。
据长期研究河源地方史志的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研究员李明华介绍,东源县涧头镇东坝村最初的称谓叫“广东坝”,近日“浮”出水面的东坝村永定桥,其建筑年代是有历史记载的,它始建于清道光二年壬午(年),于道光五年乙酉(年)竣工,前后历三年建造,在当时来说可以算是“大桥”。李明华称,根据清代和民国史料记载,在“广东坝”附近的河道上,有一条连接连平忠信、和平以及江西龙南的古驿道,为南北通衢。明末清初起,在“广东坝”地方设有塘汛,驻塘兵二名。在古驿道上设置塘兵,一方面是传递军情,另一方面是传递政令。
李明华说,明朝崇祯六年连平州初设时,因高山交通不便,无水驿、陆驿,知州牟应绶奏请在主要山道中置塘兵兼驿传。由于“广东坝”的位置是两河水汇合之处,在河运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古代适宜设卡,而跨河必有桥,以利两岸民众往来。李明华称,从目前遗迹可见,桥体宏大,桥面宽阔,可知清代中叶的永定桥已是当时重要的交通要道,亦可推知永定桥的前身应该是木桥或其他结构的简易桥梁,同样为当时的交通主要桥梁。
揭秘:“广东坝”之名何来?
清代方志一直称现在的东源县涧头镇东坝村为“广东坝”。李明华称,“广东坝”这一地名,即今河源市东源县涧头镇“东坝”乡一带区域应是从清代开始,因为从现存最早的明代嘉靖以及万历《惠州府志》中,未见“广东坝”地名的记录。
目前发现最早纪录“广东坝”地名的史籍,是康熙版《河源县志》卷八《坟墓》。里面有“宋虔州太守谢元墓(在广东坝灢潭)”的记载。而乾隆、同治二版《河源县志》以及光绪版《惠州府志》则为“宋虔州太守谢元墓(在江东坝灢潭)。“江东坝”与“广东坝”,一字之别,河源客家话读音近似。
此外,乾隆版《河源县志》卷之一,纪录河源水,其中有载:“蔡庄水,一至广东坝入江;一至龙利头入江。”在纪录墟市中,纪录“广东坝,小市”,可见乾隆年间的“广东坝”周围村落人口并不多。由此观之,也符合河源人口多数在明末清初陆续由闽粤赣各地迁入的历史事实。到清初,由于广东坝处在两条河汇集之地,得水路交通的便利,广东坝经济发展。至清中期,“广东坝”已发展成“墟”,以赖姓为大姓,特产蒜头。
河源市博物馆原馆长黄东称,“浮”出万绿湖水面的古驿道和永定桥,是粤赣古驿道河源段主线的一部分,它的重见天日,对佐证粤赣古驿道的真实存在,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焕阳通讯员黄志青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