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热潮,处处呈现跨越赶超的动人景象。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船塘河提水工程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忙着建设高位水池、提水泵站、引水管网等工程。
从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将灯塔盆地打造成为全省第四个大型灌区”,到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灯塔盆地灌区建设成为我省、我市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举措之一。
为此,我市成立工作专班,专门设置河源市灯塔盆地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灌区建设进展跟踪跟进,全速推进灌区建设。
灌区建设可让17.99万亩耕地摆脱缺水现状
灯塔盆地涵盖东源、和平、连平3个县20个镇,现有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个,家庭农场个,种养大户个。
河源市灯塔盆地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灯塔盆地拥有丰富、优质的水资源,但过去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水工程分布不均及水利工程配套欠完善等问题,导致灯塔盆地出现地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已成为灯塔盆地发展的瓶颈。
随着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灌溉面积的扩大,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上述负责人说,灯塔盆地灌区建设的初衷就是要解决缺水问题,发挥出灯塔盆地耕地资源的最大效益,实现增量增产,为未来建成高产、稳产、节水、优质、高效标准农田奠定基础。项目建成后,灌区内17.99万亩耕地可摆脱缺水现状,免受旱灾威胁,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使中低产田变为稳产、高产、高效农田,有效强化“双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为国家粮食安全展现灯塔盆地担当和作为。
建成后,每年综合效益约为2.1亿元
上述负责人介绍,在前期可行性调研中,省水科院、省水电设计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就灯塔盆地水利问题开展了多次调研、规划和论证,形成了《河源市灯塔盆地城乡发展战略规划(—)》《河源市灯塔盆地土地垦造潜力分析报告》《河源市灯塔盆地灌区规划(年)》等成果。根据专家意见,灯塔盆地灌区位于我市的地理中心,处于三县交界处,相对集中连片,方便管理。同时,建立大型灌区统管机构,从行政管理上统一调配灌溉水源。
灯塔盆地内现有赤竹径中型灌区、东源县白礤中型灌区、东源县大坑中型灌区、和平县桂陂头中型灌区、连平县高莞中型灌区、连平县瓮潭灌区等7个中型灌区。经专家调研,基于以上中型灌区的分布,灯塔盆地具备建设统一调配水源的条件,可通过渠系续建配套、现代化改造、农田灌溉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构建便捷高效的灌溉排水系统。
经专家勘察,灯塔盆地还具备建设环形高灌渠实现“长藤结瓜”的条件,可形成主水源、高主干环渠、众多中小灌区相互连通的“长藤结瓜”状灌区工程体系。“这些条件也是灯塔盆地打造广东省第四个大型灌区的基石和基础。”上述负责人说。
针对灯塔盆地灌区建设,我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分近、中、远期实施,按照“总体谋划、分期推进、分县立项、分步实施”总体思路,近期以农高区和区域内中型灌区为核心区,兼顾周边部分用水紧缺区域,中远期拓展到整个灯塔盆地。据初步测算,灯塔盆地灌区项目实施后每年综合效益约为2.1亿元,带动林、牧、副、渔业发展,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增加农村劳动力人口就业机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原标题:《综合效益每年2.1亿、惠及17.99万亩耕地!河源正建设广东第4个大型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