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河源作为农业大市,不断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运用全产业链、工业化的思维推动农业发展,大力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农业、品牌农业建设,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高大豆种植面积,有效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力争实现今年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双增长”。
龙川县上坪镇石湖村稻田
严守耕地红线抓紧抓牢粮食生产保耕地红线就是保粮食安全的生命线。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
“这里的50亩土地之前种的是油菜,春季种上了水稻,目前长势不错。”和平县合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月潮说。
陈月潮所说的50亩土地,曾是一片水泽,之前的承包商不仅擅自违法改变耕地性质,建起了水产养殖场,而且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当时通过耕地卫片系统观察到这块地可能存在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后,便立即前往实地核实,在确认事实的情况下,责令其于年11月底完成土地平整,恢复土地原种植条件。”和平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刁军辉说。
源城区埔前镇双头村稻田
粮安天下,地为根基。据市自然资源局耕地保护监督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年,我市坚决履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整改,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行为。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收益。年,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按时完成,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农田整治提升攻坚行动,以落实地力培肥、土壤改良等措施为主要抓手,突出抓好耕地质量提升。同时,我市正在谋划加快推进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大型灌区建设,把目前缺水的耕地恢复成为水田,争取垦造更多的水田,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
提升生产效能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今年春耕时节,农用无人机、无人驾驶拖拉机、旋耕机等现代农机设备在紫金县凤安镇下石村繁忙运作。如今,禾苗已到扬花期,放眼望去,绿油油一片,很是喜人。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年来,我市把提升农业生产效能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重点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三大工程”(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工厂化、大力推动农业生产设施化)。此举不仅可以解决劳动力缺乏等问题,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推进我市向农业生产现代化大步迈进。
无人驾驶插秧机在田里插秧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表示,机器插秧效率高、路线直、行距均匀,插秧效果更好。“无人农场是发展智慧农业和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将给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罗锡文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近日,搭载神舟十三号飞船的花生、丝苗米和紫云英3个航天育种材料在河源完成交接。这些种子将在东源县柳城镇万亩无人智慧农场进行世代培育。航天育种材料在我市培育,标志着我市种业产业发展进入航天育种时代。
省党代会提出,要深入实施“粤强种芯”工程,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促进粮食稳产增产,推动全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落实补贴政策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这是村里买的收割机,除去政策补贴,村里还花了几万元。”东源县义合镇中洞村党支部书记缪定森说,这种收割机可以收割水稻,也可以收割小麦等农作物,农闲时还可以租借出去赚钱。
义合镇种植的“华糯1号”冬小麦喜获丰收。
今年3月底,中洞村种植的亩“华糯1号”,就是利用这台收割机收割的,节省了很多人力。缪定森表示,今年村里已流转了亩土地给企业,将实行三造种植。
我市是广东省粮食生产大市,年,我市耕地面积在全省排名第七,粮食产量排名第六。
政策保障有利于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激发农户种植热情。“一直以来,农业农村部门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补贴政策,有效应对今年以来化肥、农药、柴油等农资价格飞涨的影响,保障种粮效益。”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中石化广东分公司、中石油广东分公司联合在全省开展免费办卡、优先加油、提供优惠供应服务等。对此,市农业农村局迅速将信息传递到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以及农民,让他们及时掌握有关信息,享受政策福利。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推广稻稻麦、稻稻菜、稻稻薯、稻稻油、稻稻豆等多种模式进行三造种植,努力增加种粮面积,千方百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强化责任担当,巩固撂荒耕地复耕成果,动员农户自主复耕,鼓励种粮大户和企业流转耕地复耕,全力实现复耕长期化,筑牢粮食生产“责任田”,扎牢百姓的“粮袋子”。
来源:河源日报
记者:王亚娇、梁驱远
摄影:黄赞福、杨坚
编辑:傅泽彪校对:魏风兰
▼点击下方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