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一口锅,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传统手工炒茶的真实写照。随着机械化生产高速发展,自动化流水线炒茶刷新着效率,但在东源县康禾镇大禾村,手工炒茶仍保留着它的阵地,让今日的我们仍旧能感受到曾被选为清朝贡品,饮誉于东南亚的康禾茶清香。
东源县康禾镇大禾村,当清晨的雾气飘散开,勤劳的客家阿嫂廖群英、廖秀娣就带着竹篓爬上了茶山。近50年的老茶山因为缺少管护,茶树长势普通,但每年清明前后这20来天,两人仍为康禾茶的炒制甘之若饴,让微弱的手工产量变得弥足珍贵。
采摘细嫩茶叶,用传统手工炒制,茶叶中有益于人体的成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
东源县康禾镇大禾村村民廖群英:有两片叶子,长着茶芽的,就是最靓的,炒出来的茶色比较靓。
炒茶是“手上见功夫”,在廖秀娣家不大的厨房里,两人准备开始第一道工序——“杀青”。农家炒茶用的是柴火烧锅,
在这个过程中,火力全靠一手拿捏,力度也要掌握恰当,炒出的茶才会去水留香又叶形完整。两人相互配合得天衣无缝,“杀青”过的茶叶被倒入簸萁中均匀地摊开,廖群英开始反复揉搓。
东源县康禾镇大禾村村民廖群英:现在就揉搓了,搓成条状,要用柔劲,不能直接搓,力道也要会转弯,这样直接搓就会碎掉,像这样揉搓时转个弯就不会碎。搓成条状,弯曲了就可以了,也不能搓太久。
土法炒制的“康禾茶”没有复杂的工序,当团揉后的茶叶再次回到铁锅当中,成品的好坏也在这关键一步。只见廖秀娣拿着一手竹制小叉,另一只手徒手在不停反复翻炒着。
烘干过后,锅中的茶叶翠色慢慢褪去,由墨绿色转变为灰白。两人手艺由前人手把手所教授,积攒了40多年的经验,让满屋的清香变成了醇香。
东源县康禾镇大禾村村民廖群英:19、20岁就去茶场了,老员工带着我们摘茶、带着我们炒茶。一年三造,头茶、二道茶、三道茶,一直到八月白露时节的到来。四斤的茶青可以炒一斤干的茶叶。
廖秀娣的手工“康禾茶”被早早预定了,销路不愁,但这样的炒茶手艺效率较低,利润微薄,越来越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作为客家媳妇的茶艺师廖红青跟随丈夫回到大禾村创业后,积极推广起了当地传统的炒茶手工艺。
据《河源县志》记载,康禾茶种植历史悠久,在南宋时期已有一定名气,清康熙至嘉庆年间还曾作为朝廷贡品。康禾茶以色清、香、甘、醇,闻名东江流域。
年,康禾茶种植面积达亩,主要销往珠三角地区城市,深受茶客喜爱。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传统的手法炒制更是给康禾茶增添了一股浓浓的“岩香”。
茶艺师廖红青:传统的跟机器炒的茶相比,它的香气跟锅气都会更加浓烈一些,品质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机器所不能替代的。所以像这种传统手工炒茶是越来越少。我不希望这种手艺慢慢地失去传承,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队伍当中。(来源:河源民生一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