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纪检监察机关对打扶贫资金主意的严惩不贷
“家里有几口人?领到多少低保金?今年之内有没有信心脱贫?”在广东省东源县上莞镇常美村贫困群众胡秀娟的家中,下乡走访的市纪委干部与她亲切地拉起了家常。今年,胡秀娟在当地纪检干部帮助下,拿到被克扣的一万多元低保金,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广东省纪委监察厅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各级纪检干部以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认真劲儿上山下乡,深入一线发现问题线索,严肃查处扶贫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为全省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严格监督:多名党员干部因违纪被查处
“植树节前的树苗都是统一免费发放的,村账上怎么还多出了几万元的树苗采购费呢?”东源县纪委派驻纪检组长吕雪芳在进村走访的时候,义合镇高楼村绿化工程账目中的异常引起了她的注意。
这笔钱究竟去了哪里?吕雪芳和相关工作人员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查清高楼村村委会副主任兼报账员缪石钦在村级绿化工程实施过程中,虚报工程项目并订立假合同,伪造报账手续将扶贫资金通过某绿化公司转入其亲戚账户的违纪事实。
经查,缪石钦涉案金额元,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此外,时任义合镇分管扶贫工作的党委委员陈小波、义合镇财政所长张佐标等人也受到相应处理。
吕雪芳的工作是广东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入户核查和异地抽查复核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广东省纪委先后组织开展两轮入户核查和异地抽查复核工作,各级纪委牵头组织的核查组走村入户,逐一访问贫困户,调查核实有关情况。核查人员拉长耳朵、瞪大眼睛,既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搞数字脱贫的问题,又盯住基层干部优亲厚友、雁过拔毛、强占掠夺等行为,对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进行了认真排查。今年1至10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结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67人。
省纪委监察厅近期召开的加大力度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会议强调,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决不允许存案、拖案、压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拓宽渠道,全面排查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按照建账、在查、待查、查结分类列出清单,实现问题线索零积存、应查案件零放过。各地也将加大市县两级巡察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对个省定贫困村巡察全覆盖。
享受实惠:低保户领到被克扣的救命钱
文章开头提到的胡秀娟,年家里发生了变故,卧病在床的母亲被查出患上尿毒症,每个月都需要透析。常年务农的胡秀娟一家陷入了困境。
胡秀娟找到原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李日球,在他的帮助下,胡秀娟家申请到了一个季度元的低保金。但是李日球给他们开出的“条件”是,要留出一份给村委会。
没有办法,胡秀娟答应了。当纪检干部进村入户为村民讲解扶贫惠农政策时她才意识到,他们家的低保金被克扣了。
经当地纪委查明,该村“两委”在年到年间,拆分、截留、克扣7户低保户合计元低保金,用于发放该村14名村民小组长的补贴。如今,被克扣的低保金已经全部退还,胡秀娟家的这笔救命钱终于有了着落。
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层级较低,一般都是“蝇贪”,但这又是关系群众最直接利益的问题,涉及老百姓的救命钱、致富钱。省纪委有关负责人强调,只要敢动扶贫资金“奶酪”的,不论数额多少,都要严惩不贷。
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加强,让老百姓尤其是贫困群众直接感受到了反腐败的“红利”。以记者走访的河源、梅州两市为例:今年以来,河源市通过执纪审查工作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3万元;梅州市各级各部门通过入户核查和日常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和查处一批扶贫领域不符合政策、违规发放补贴问题。
标本兼治:村民扫一扫即查惠民信息
“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一共.78元。”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南虎村村民邓子平掏出手机,打开惠民信息平台APP扫描身份证,今年他已享受的惠民政策一览无余。
扶贫领域违纪问题的发生,很多与政策宣传不够到位、信息不够公开透明有关。以往村民想要了解惠农补贴政策,只能靠村委会公告栏,获取信息并不便捷。
为此,梅州市推动在兴宁试点建立惠民信息公开平台,并在今年9月底实现了全市8个县(市、区)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平台把各项扶贫政策、涉农政策及落实到户情况信息全部纳入,方便群众用手机、计算机、终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