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源争当融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5月的河源,夏意渐浓。

刚刚跻身“全国百强高新区”的河源国家高新区内,到处一片繁忙景象:卓翼科技(河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这个在去年半年内就实现签约、动工、投产、上规的企业,刷新了河源产业项目的建设速度;河源市水经济产业园施工现场同样是热火朝天,推土机、运输车往返穿梭,奏响项目建设的最强音……

小缩影见证大变化。过去五年,河源坚定扛起省委赋予的使命任务,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主动参与、主动对接、主动支持、主动服务、全面融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成功突破千亿元大关,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是省委、省政府对河源的厚望重托,更是河源未来发展的目标路径。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河源正按照省的要求,加快布局“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着力打造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年5月22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奋进的号角在南粤大地吹响。五年来,河源始终牢记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这五年,是河源振兴发展历程中坚韧前行的五年,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的五年,更是河源不断取得新成就、展现新气象的五年。

这五年,河源砥砺奋进——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绿色发展路上脚步坚定、足音铿锵。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年.10亿元、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到年.99亿元,河源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经济增速保持与全国、全省同步,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双统筹”取得重大成就,成色十足。

这五年,河源迎风破浪——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产业集群竞争力持续提升,激荡起工业高质量发展春潮。电子信息产业、水经济产业、先进材料产业产值规模分别达到.9亿元、47.5亿元、37.8亿元。11个产业集群纳入省“双十”产业集群布局,数量位居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前列。

这五年,河源全面振兴——河源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呈现出农业稳产增产、农村稳定安宁、农民稳步增收的新图景。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8家,东源县入选全国首批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东源县仙坑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成高标准农田13.73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0万吨以上。

回望来路,从群山环抱的欠发达地区到GDP破千亿元的绿色城市,河源正一路高歌猛进,经济划出不断攀升的上扬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千亿产业蓄势腾飞

今年一季度,河源主要经济指标收获“两金一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排名全省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排名全省第一,勇夺“双料冠军”,尽显经济发展的蓬勃朝气和活力。

过去几年,河源始终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扎实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电子信息产业、水经济产业、先进材料产业等蓄势崛起,产业发展基础愈发坚实。

电子信息产业是河源优势主导产业,目前已建成较完整的以手机为主的产业链。广东美晨通讯有限公司公关总监兼项目经理刘喜微曾说:“河源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度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

河源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度高,并非溢美之词,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支撑。据统计,当前,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规模占全市工业比重超1/3。全省每生产9部手机就有1部是“河源制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近亿元。

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在河源呈现多点布局,形成了以河源国家高新区为主阵地,源城、龙川、江东新区等县区共同发展的局面,产业空间集聚效应明显。河源国家高新区作为中国首批电子信息行业重点推介产业园区,是广东省第四大手机生产基地,产业公共配套服务建设完善,建有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产业公共平台。

发展水经济产业,做好水文章,则是河源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必由路径。河源境内的华南地区第一大人工湖、库容亿立方米的新丰江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地表水Ⅰ类标准;还拥有广东第二大水库——枫树坝水库,水资源极其丰富。

如何发挥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扎实的突出优势?如何将优质丰富的“水库”变成“金库”?年,河源市第八次党代会吹响了“加快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培育百亿级水经济产业”的号角。

去年11月,占地8.3平方公里的河源市水经济产业园规划出台,并在河源国家高新区深河产业城A区启动项目建设,吸引了华润怡宝等水经济产业龙头企业纷至沓来。农夫山泉更是第三次“加码”河源——三期项目已落地河源、四期项目正加快推进。截至去年年底,河源水经济产业规上企业已有12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7.5亿元,增速达21%,河源水经济产业的百亿“雄心”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河源正抢抓机遇、多方施策,以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哒哒、哒哒……”在龙川县鹤市镇土包子农业生产基地,基地经理罗霞英正操作着植保无人机为稻田施肥。“基地农作物从种到收,都实现了机械化,既节省人力,又提高了效率。”罗霞英说。

无人机施肥,是河源农业走向产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作为广东省的农业大市,五年来,河源狠抓农业品牌建设,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全市共建成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8个,实现县区全覆盖。

以油茶产业为例,年,全市油茶种植面积85.37万亩,占全省三分之一;油茶产值26.42亿元,油茶籽产量8.38万吨,油茶产量1.52万吨,拥有“绿油”“绿优原生”“上山打油”“南越飘香”“霍山”“琪丰源”等知名茶油品牌。去年,河源成功申报广东省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使河源不仅是广东的“水缸子”“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更是重要的“油瓶子”。

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富了村民,美了生态。河源依托现代农业产业,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突出做大做强“六色”旅游品牌,“绿色”生态旅游、“蓝色”湖水旅游、“古色”人文旅游、“红色”革命旅游、“特色”温泉旅游、“夜色”休闲旅游在河源日渐深入人心。

在这一背景下,河源旅游持续走俏,特别是民宿行业蓬勃发展。年,河源成功举办全市美丽乡村民宿招商推介会,“一晚两天”“两晚三天”旅游线路逐渐成熟推向市场。今年3月,河源在全省率先启动旅游民宿等级评定工作,目前第一批31家乡村民宿获颁“广东旅游民宿”(“粤宿”)标识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源有民宿约家,总客房数约间,超张床位,民宿从业人数多人。今年“五一”假期,河源民宿更是异常火爆、一房难求,梨花屋舍、趣田野民宿、竹里馆等特色民宿客房入住率达%。

从农业生产机械化到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再到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河源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呈现出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的新图景: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元,连续四年超全国平均水平。

美好蓝图

民生答卷托起稳稳的幸福

创新建立“面对面”机制,目前已办结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宗;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排名从第47名跃升至全国第12名,成功跻身地级提名城市第一梯队;创新开展市领导同志联镇包片抓落实工作,有效打通基层落实“最后一公里”;城市更新提质有序推进,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美丽嬗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看得见、摸得着、沉甸甸……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河源市第八次党代会吹响了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号角,聚焦突出问题,补齐民生短板,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促提升、一事一事见成效,用一份厚厚的民生答卷托起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去年10月,一条《关于市委书记与群众“面对面”座谈会公开征集“看病难”问题的公告》,刷爆了河源人的“朋友圈”,3天就征集了条意见。河源创新建立的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以“每月破一题”的方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先后围绕医疗卫生、饮水安全、教育教学、交通出行、养老服务等向市民和网友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并由市委书记、市长召开座谈会,面对面解决问题。目前,已有效解决宗问题。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河源始终坚持“为民、利民、惠民、靠民”理念,进一步擦亮“文明成色”。今年3月,中央文明办公布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河源在全国97个地级提名城市中排第12名,在全省8个地级提名城市中排第2名,在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实现良好开局。如今的河源,正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宜居,市民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

城市建设是市民受益最广泛的民生。俯瞰河源这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万达广场、中骏世界城、坚基购物中心、万隆城等一座座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沃尔玛更是在河源首次实现了国内一个地级市有两家大型商场同时开业,点燃了城市发展新引擎;江滩公园、白鹭岛公园、柏埔河碧道、鳄湖公园等一批批高质量公园绿地或点缀于楼宇之间,或依附在东江之上,城市生态魅力实现了从“美丽一隅”到“星罗棋布”的华丽转变;龟峰塔、李焘故居等历史文化古迹安然“生活”在当下,默默传承着城市的根脉记忆;老旧小区改造如火如荼,背街小巷干净整洁……在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河源不断向民生方面倾斜,在人居环境、交通出行、基础设施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大投入,让河源市民的幸福感“直线攀升”。

民生系民心,是幸福之基、和谐之源。河源将咬定目标不放松,一件接着一件办,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办好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奋进故事

“三项工程”惠民生

河源阿嫂走俏

“一个月能有1万元的收入,以前想也不敢想。”河源媳妇毛爱东家住河源市区新江路,家有老小的她于去年参加了河源市柏瑞康职业技术培训有限公司承办的“南粤家政”培训,经过岗前学习、试用、实践培训,如今她已经成为医疗护理方面的能手。医院从事护工的她,每月收入达到1万元。毛爱东对这份工作很满意,不仅上班离家近,还能照顾家人,工资也不错,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了,公司还给员工提供社保,解了后顾之忧。

毛爱东的“高薪”,得益于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截至目前,河源三项工程已累计开展培训21.8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13.53万人,发放补贴1.86亿元,让老百姓得到了“大实惠”“大礼包”。

今年30多岁的钟小萍,也是“三项工程”的受益者。在接受“南粤家政”培训后,她转行成为一名月嫂,在这份职业中她得到了成长,实现了自身价值,成为大家口中的“金牌月嫂”,在去年河源市第一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上,荣获三等奖。

与“南粤家政”一样,带动就业的还有“粤菜师傅”工程。自该项工作在河源启动以来,仅河源技师学院就培养了专业人才0多人,培训村民多人次,其他社会培训近人次,研发了“客家佛跳墙”“菊花双味鱼”等10余个新菜品,发掘了“特色客家菜传承人”18名。而这些带着“乡土气”的特色美食和粤菜师傅,在“粤菜师傅”工程的助力下,得以走出河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另一方面,就在上个月,河源技能培训再传喜讯:第八届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春季赛)中,河源技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6支代表队在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分获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据了解,该校大力实施“广东技工”工程,构建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具制造等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专业集群,两年已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技能人才超过0人。

短短几年,河源开创性建成全省唯一的“家政一条街”,建成深河农村电商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率先启动建设“粤菜师傅”一条街,通过实施“三项工程”让20多万人次实现技能升级,毛爱东、钟小萍等一批又一批河源阿嫂、河源厨师、技术工人经过系统培训,走向社会、走到珠三角、走出国门,以小切口实现了就业创业大变化。

五年掠影

年,河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亿元,同比增长8.0%,GDP五年年均增长5.4%;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53亿元,五年平均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平均增长11.9%。

贯穿河源的赣深高铁年建成通车,在河源设4站,河源真正实现融入深圳“1小时交通圈”;连接粤东北的梅龙高铁正在抓紧建设中。汕昆高速、武深高速、河惠莞高速等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河源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是粤东西北地区高速公路里程增量最多的地级市。

“十三五”时期,河源全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6.32亿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全部达到脱贫“八有”标准,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

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促进创业人数人。

原标题:《河源:争当融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