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公布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

刘军连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6517764816994709&wfr=spider&for=pc

1月2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山西省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全面查清全省国土利用状况

省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赵晓华公布了《山西省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年9月,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级有关部门和单位通力协作,历时近三年,近万人参与调查工作,汇集调查图斑多万个,全面查清了全省国土利用状况,形成了全省年12月31日的时点数据。

耕地.95万公顷(.25万亩)。其中,水田0.50万公顷(7.53万亩),占0.13%;水浇地.78万公顷(.73万亩),占27.08%;旱地.67万公顷(.00万亩),占72.79%。忻州、临汾、吕梁、朔州、运城5个市耕地面积较大,占全省耕地的61%;园地64.09万公顷(.38万亩),主要分布在运城、吕梁、临汾,占全省园地的75%,其中临猗县园地面积最大,占全省园地的15%;林地.57万公顷(.50万亩),吕梁、临汾、忻州、晋中4市林地面积较大,占全省林地的55%;草地.51万公顷(.66万亩),主要分布在忻州、大同、吕梁、晋中、临汾5市,占全省草地的73%;湿地5.44万公顷(81.64万亩),主要分布在忻州、运城,占全省湿地的46%;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6万公顷(.35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6.98万公顷(.74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7.31万公顷(.62万亩),运城、吕梁、忻州3市水域面积较大,占全省水域的42%。

更符合自然资源管理的实际

此次土地调查为国土调查,内容更加精细,增加了湿地分类,将“湿地”列为一级地类。增加了耕地细化标注、耕地种植属性调查;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以来的耕地,现状为园地、林地、草地等地类进行即可恢复和工程恢复标注;细化了城镇建设用地分类,打开了城镇村内部,完成了现状调查,并进行分类标注;细化了建设用地,特别是对工业用地进行了细化分类标注等。同时,明晰了林草分类标准,摸清了地类之间的转换变化情况,掌握了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情况,还把耕地变为其他农用地的情况,按恢复耕种的难易程度进行了区分和标注。

本次调查运用新技术,提高了调查数据的精度。在遥感、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常规调查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无人机等新技术,全面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城镇内部采用优于0.2米的航天航空遥感影像;将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图斑的最小上图面积标准提高到平方米,耕地等农用地图斑提高到平方米,其他地类图斑精度也有相应提升。

全省“三调”查清并汇集的调查图斑数达多万个,比“二调”时增加了两倍多。此外,工作组织更加高效,质量管控更加严格。

构建自然资源三维“一张图”

省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处长闫旭介绍,目前,“三调”成果已经在全省很多领域得到应用,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比如,在生态环境领域,成果已应用到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工作中;在审计领域,成果已应用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工作中。下一步,将依托省政府电子政务网,结合“三调”图形成果,根据需求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定制化”的“三调”数据分析成果,更好地服务各级政府科学决策。

在面向社会公众方面,将开展“三调”成果数据脱敏脱密工作,实现数据成果的实时查询和动态浏览,满足社会公众的各类需求,实现最大限度的共享应用。同时,“三调”成果也将在很多方面惠及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

在面向自然资源系统内部方面,“三调”已形成了现状数据成果、分析数据成果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类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空间分析、共享服务等。成果已应用到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耕地保护、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土地卫片执法等工作中。下一步,将整合基础地理信息、遥感影像、地质矿产、林草等各类资源管理数据,做好国土“三调”与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的融合衔接,构建以“三调”为底图的自然资源三维“一张图”,提升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确保全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省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中心主任杨玉敏介绍,“三调”对耕地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调查。

首先是所有耕地必须进行种植属性标注。标注种植粮食,还是非粮食、林粮间作等,把用于粮、棉、油、糖、菜等农产品生产的耕地,按粮田管理,严格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其次,对所有位于湖区、河道等敏感性脆弱性地区的耕地进行细化调查。第三,所有耕地进行了坡耕地和梯田分类以及坡度分级调查。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坚守耕地红线就是守住老百姓的口粮底线。”杨玉敏说,刚刚结束的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稳粮食”作为一项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必须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坚决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确保全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本报记者张丽

(责编:刘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