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按照全产业链、工业化的思维推进农业建设,稳面积、挖潜力、提质效,全力以赴抓好春耕生产,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坚决打赢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双稳定”。
机械化耕作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不负春光好,最美阡陌间。近日,在紫金县凤安镇下石村,农用无人机、无人驾驶春耕机、旋耕机等现代农机设备在各自区域内繁忙劳作。此次“亮相”的农用无人驾驶插秧机通过植入北斗导航系统,结合智能软件路径实现全程作业自动化,不仅省去操作机手,还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样的画面也在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的万绿智慧无人农场上演着。为该农场提供技术支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表示,机器插秧效率高、路线直、行距均匀,插秧效果更好。“无人农场是发展智慧农业和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将给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罗锡文说。在龙川县通衢镇梅城村越王贡米种植基地,广东工业大学专家们带来了“车间+田间”的绿色环保农业种植新理念,通过“种膜直播”种植技术,解决了需要化学除草、耗种量大等问题。“今年公司试种了20亩,如果成功,明年将大面积推广。”该基地负责人张艺强说。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现有农机总动力80.9万千瓦,拖拉机注册拥有量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台、水稻插秧机台、植保无人机63架、水稻自动育秧生产线6套,现代化农机装备正全力为春耕服务。科技赋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改变农业。科技不仅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也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今年,我市计划春播粮食作物万亩,其中水稻92万亩,大豆4万亩,玉米4万亩,力争全年粮食面积、总产、单产实现“三增长”。良种是丰产丰收的基础。近日万绿智慧无人农场种植的水稻就是采用国家航天育种中心航天搭载后培育的水稻种,这也是全国首次采用无人驾驶插秧和直播方式种植该品种。据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河源创新研究院院长郭涛介绍,该品种具有抗倒伏、抗病性强、品质优良、产量高等特点,再配合智能农机的耕作方法,更能体现它的价值和示范效果。“万绿智慧无人农场有30个航天水稻的新品系进行展示和示范,经过鉴定、示范、筛选后,再选一批适合河源种植的品种。”郭涛说。“有专家‘支招’,种出来的农产品就是不一样!”去年,“航聚香丝苗”已经在东源县锡场镇林禾村的撂荒耕地成功试种。“种田20多年,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水稻。”林禾村党支部书记梁务华说。郭涛表示,目前,河源有花生等品种正在进行航天育种,希望通过科研实验筛选优质品种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助推河源丝苗米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省农科院也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