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草堂华声在线

李颖杰,男,年9月出生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祖籍湖南。中学开始诗歌创作,已发表诗歌、散文多首(篇)。现为河源市作协会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大一学生。

李颖杰

杜甫草堂,是杜甫人生的最后落脚点之一,可一切已经在长河中磨灭了,如此之久,只留下一间草堂,托载着千年岁月。

踏入草堂,走在条条堂间小道上,城市的喧闹就这样被随风飘动的树叶隔开,被片片的荫凉隔开,被回荡的诗句隔开。走进每一间小屋,都能看到先人留下的记载,在几件土壶泥碗前驻足,不由得陷入沉思,你经历了什么?眼前的砚台床榻,仿佛在我耳边述说,曾经这位诗人,历经人生磨难,眼看山河破碎,却无可奈何,能做的只有用手中的笔墨去描述,去同情,只能将目光投入山河苦难、国破家亡。

每当想起杜甫,脑子浮现的总是一位白须老者,一身布衫,一根拄杖。他忧国忧民,仿佛要将这世间一切艰难、一切不幸、一切悲苦都投去几分同情。走入诗阁内,抚摸着墙碑上的诗句,仿佛穿越千年山河。我看着连廊上的石刻诗文,突然愣住,原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写于杜甫赶赴奉先见妻儿子女,到家才发现,小儿子早已饿死。万分悲痛,肠欲断,心已死,心怀江山社稷,为国奔劳操心,却换了个天涯两隔。亲儿一去,他终究没忍住悲伤,痛斥朝廷的昏庸,写下此诗,控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的一生无疑是不幸的,赶上安史之乱,他亲眼看见战火蔓延在这片大地上,处处上演着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剧,可是他顾不上,自身难保,只能去同情,既无钱财,也无食粮,只能依靠那杆细瘦的笔,用笔墨描述不幸、揭露现实。

在丛草繁树中穿行,身心感受到一阵清凉,走在池塘边的鹅卵石小路上,有言“水至清则无鱼”,可看着鱼儿在池中无忧地游动,心中不禁有些伤感。杜甫给我带来太多的感慨,每当读他的诗,我难以不陷入那时的情景,难以不去同情苍生。我想,杜甫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亲眼看见世间苦难、亲身历经无数苦难,却永怀一颗真善美的心,用笔墨将苦难描述得淋漓尽致,句句感同身受,还试图将这些苦难写得美一点,不让人这么难过,多么天真,多么难能可贵。

与苏轼的乐观不同,他有点过于老实,这在乱世中,就多少显得有点可怜却又有点可笑。他知道去见皇帝的路上有危险,却依旧认为自己身为臣子必须前往,结果被俘;他知道求仕无果,可为了家人温饱却只能低头拜谒,求得官职;他知道上谏会触怒皇帝,却依旧营救房琯,最后被贬。

但更多时候我觉得这就是真善美,在那个乱世,他的真善美显得如此生动珍贵,以至于后人读他的诗时心中总会感同身受。哪怕身在狱中,哪怕衣食不饱,哪怕流浪大地,却依旧不改真善美之心。

我在一处长凳坐下,放松身心,原来我们太多时候顾全着自我的忧烦,遇事总想着维护自己的利益,哪怕吃一点苦头、吃一点亏也不可。现在我想学学杜甫了,纵使衣衫褴褛又怎样?食不温饱又怎样?自我受损又怎样?依旧心怀感恩,爱着这片大地,护着这片家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