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企业援建连平县的美丽乡村示范区。吕沁兰/摄
刘丽吕沁兰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刘宝
连平县地处广东省北部生态发展区,属于国家南岭生态区,也是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下辖13个镇,个村(社区)。全县总人口41万,土地面积约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万亩。
连平自然生态、农业、旅游、人文等资源得天独厚,被誉为“广东香格里拉”。森林覆盖率达76.1%,水质长期保持在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优良,是全省少数不下酸雨的地区之一。作为新丰江水源头,河源市万绿湖有1/3的水量来自连平县,担负着向深圳、香港地区数千万居民安全供水的重大责任。
近年来,连平县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普法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教育强县”“广东省卫生城镇”“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广东省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县”等一批荣誉称号。
近日,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连平县县委书记陈贤亮。
中国经济导报:近年来连平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效?
陈贤亮:年8月,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到河源市调研,勉励河源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努力建设成为广东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围绕这一重大的使命,连平县坚定不移践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广东省委、河源市委各项工作要求,特别是努力克服连平“6·10”特大洪涝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融入湾区”“融入深圳”步伐,推动连平建设各层面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中国经济导报:连平县是怎样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
陈贤亮:5年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河源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深圳市南山区的鼎力帮扶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连平县各级党员干部戮力同心,持续攻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到位精准扶贫资金.7万元,连平县相对贫困人口、相对贫困村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目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30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已全面完成脱贫退出手续。
一是全面提升贫困人口收入。年连平县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是年的4.6倍。连平县30个相对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是年的3倍;村集体收入平均达40.86万元,是年的13倍。二是全面落实保障政策。连平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扶贫、医疗保障、住房保障、饮水安全、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等政策%落实,有效解决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等问题。三是全面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年以来,全县投入万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修缮建设党群服务中心61个、新建文化广场51个、村道硬底化公里、水利工程宗、桥梁改建46座、完善环卫设施个、新装路灯盏等,农村服务保障功能明显提升。
中国经济导报:连平县是怎样加快乡村振兴发展的?
陈贤亮:一是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创建广东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县为抓手,全域全面完成人居环境基础整治。连平县个行政村全面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72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不断完善,动工建设9个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个村级污水处理站;规划建设“村村通自来水”工程57宗,所有行政村已全面完成集中供水;完成了.9公里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推动“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
二是乡村振兴示范亮点不断凸显。以推动恒大产业园运营为龙头,整合忠信片区特色资源,启动建设南部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打造乡村振兴精品工程;粤赣省界乡村振兴示范带一期工程和油溪镇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实施了11个人居环境示范村创建,其中6个已完成创建,其他5个完成一半以上创建任务;溪山镇“三村连线连片示范”创建工程有序开展。
三是富民兴村产业不断发展。成功创建鹰嘴蜜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建成恒大援建美丽乡村示范区,“连平·客连天下”内莞风光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建设。全县累计新增省市农业龙头企业13家。忠信商贸小镇入选广东省第三批特色小镇培育库,14个村入选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上坪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镇。
中国经济导报:连平县是如何推动现代产业发展的?
陈贤亮:一是推动工业园区扩容增效。年6月,连平县生态工业园被认定为广东省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园区始终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和建设“生态工业园、效益工业园、环保工业园、共建及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思路,围绕“产业兴园,工业建城”的目标,着力打造现代产业新城。同时,不断完善招商机制,推动与“双区”产业合作互补,深入实施园区产值倍增、主导产业培育、环境优化计划,不断提升园区集约发展水平。近年来园区共落户项目95宗,其中投产项目71宗,在建项目19宗,筹建项目5宗;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9.6%,成为现代产业主战场。今后将重点引进万洋众创城项目落地建设,该项目计划投资亿元,是集制造研发、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生产生活配套、金融服务和智慧园区管理为一体的绿色智能产业园区。
二是推进深圳南山(连平)产业共建示范园建设,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新模式。年,与深圳南山区正式签订了产业共建协议,探索“政府引导、优势互补、政策叠加、园区共建”的跨区域合作模式,通过“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招商”,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目标。目前,南山(连平)产业共建示范园一期、二期、三期建设占地面积达亩,共引进了9家深圳企业进驻,投资总额近12亿元。
中国经济导报:连平县在民生保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贤亮:一是教育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实施学前教育“”攻坚行动计划,新建或改扩建宿舍楼17栋,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3所、高中1所,新增13个教学班解决“大班额”和进城农民子女读书问题,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
二是文化事业不断进步。大力推进连平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面完成13个广东省省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达标和3个镇文化站提升改造建设,建成2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三是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新成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医院新院建设、指挥中心迁址新建和连平妇幼保健院扩建工程已基本完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连平全县已完成个面上村标准化村卫生站建设。
四是就业服务力度不断提高。扎实推进“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就业创业工程。5年来,连平全县累计新增就业岗位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人,其中年新增就业岗位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五是生态环保建设力度持续加大。聚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累积完成公里的中小河流治理,连平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高。
六是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平安连平、法制连平建设扎实推进,成功创建“全国普法先进县”,连续九届获得广东省级“双拥模范县”称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不断健全。
中国经济导报:明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连平县有哪些发展重点工作?
陈贤亮:近两个月来,连平县按照广东省委、河源市委的部署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广东省动员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广东省委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认真谋划推动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通过这两个月的学习,一是进一步激发了感恩奋进之心,激发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无限忠诚,更加激发了奋进的豪情壮志。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就是要围绕赋予广东的总定位总目标,以及广东省委赋予河源建设成为广东省绿色发展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任务,连平要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功能、激发后发优势,为更好地服从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应有的担当作为。三是进一步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决心。这几年我们真真切切感觉到党中央、广东省委对贫困山区的关心关爱和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而且山区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机遇。当前,河源市正抓住用好“四大机遇”(即建设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机遇、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机遇、绿色发展机遇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随着这些政策措施和重大举措深入实施,我们坚信,山区的生态优势、后发优势必将转化为巨大的发展优势。
就连平来说,最好的资源是生态,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发展潜力是生态,最大的责任是保护生态。全面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关键是要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紧扣广东省委赋予河源建设成为“示范区”“排头兵”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生态河源、现代河源“两个河源”建设,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抢抓重大机遇,找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树立绿色发展的新标杆,做到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在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紧扣一条路径——“融湾”“融深”。坚持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紧密对接“双区”建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设施联通、功能拓展、产业协作、要素流通、体制对接等方面狠下功夫,着力提高承载“双区”产业延伸和功能拓展的能力,借助“融湾”“融深”推动山区发展。
第二,彰显一大优势——巩固提升绿色崛起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好一江清水和青山翠岭;建立健全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为主导的“绿色政绩”评价考核机制,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第三,唱好一台大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作为改变山区落后面貌的重大抓手,举全县之力抓好这项工作。一是树立“村村是景点、全县是景区”的思路,坚持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按照资源禀赋,把连平全县划分为“东西南北”四大片区,每个片区以农业或文旅产业园为龙头,通过绿道碧道建设,串珠成链,整合各片区特色资源,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的新路子。二是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实行网络化管理,在镇、村、村小组三个层级设立乡村振兴专员,落实各级责任。同时,实行乡村振兴积分制,表彰一批光荣户、积极分子,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三是打造一批示范工程。特别是整合资源,认真抓好粤赣交界地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项目建设,加快全域完成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精心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
第四,夯实一个支撑——加快培育生态产业。深化与大湾区合作互补,积极融入双循环体系,加快培育发展现代产业。生态农业方面,依托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高新区建设,精心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农旅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努力建设成为大湾区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生态工业方面,不断深化深圳南山(连平)产业合作共建,提高“飞地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培育医药、食品等健康产业。生态旅游方面,依托丰富资源,认真做好“旅游+”文章,认真抓好两条纵横全县的高速公路沿线旅游产业带建设,努力打造大湾区健康休闲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