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一座700年避世古村,庇护着苏东坡后

位于广东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的苏家围,是河源最有名的客家围村,享有“南中国的画里乡村”的美誉,入选首批广东古村落。该围村没有建筑围墙,而是由东江和久社河形成一个半围的单姓村落,如今村旁山边建有一条高速公路,恰好与两河围合,使苏家围形成一个真正的封闭式围村。这里共有18座围屋,都是明清特色的方形堂横式(也称府第式)建筑。据说,苏家围是苏东坡后裔落脚生根的地方。

苏家围客家民居的设计沿袭了古代中原汉民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梁柱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有着北京四合院的某些因子,是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在建筑上的体现。这的民居大都坐北向南,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二轴对称,前低后高主次秩序分明,布局规整合理,有着中原建筑的古朴遗风,同时又因就粤北山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实际作合理调整,体现出客家人对生态环境的理解和尊重。

建于明成化十七年(年)的永思堂是苏家围最古老的建筑物,是为纪念苏家围八世祖苏东山而建的,故又称东山苏公祠,为当地人议事、祭祀的地方。这座围屋的门用鹅卵石铺设而成,据说这种铺列其实暗藏着九条龙的图案,是苏家围前人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居地江西庐陵九曲水而建的。但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的九龙图纹已是斑驳难辨了。像这样用以表达对祖宗尊崇的设计在客家民居屋中可谓俯首可拾,其理念来源,正是客家人慎终敬远的传统思想,是客家人对血缘流脉的重视和对故土祖上的敬奉。

走进祠堂大厅,便可见高悬的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外翰第”,旁有小楷刻写“道光三十年庚戌科第一名”的字样,里面还有镌刻“贡元”、“拔贡”、“文魁”的牌匾。据说,在苏氏家族显赫的时候,这里曾悬挂着63个官位、学位匾,可惜很多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被破坏殆尽了。也许,现在我们只有从御封匾上锈迹斑斑铁钉和横梁上已渐模糊的精美雕刻中才能窥探出昔日这片土地的曾经辉煌了。

大厅上重新修复的对联“历宦海以来游溯支派本源ト居肇自停舟日;际华辰而孝享极衣冠跄跻拜献犹然戏彩时”也似乎能给予我们的想象以某些文字支撑。官场浮沉的感叹与追思祖辈的执着,正是整座苏公祠要传达的思想。由于苏东山曾任广西桂林府推官,这座苏公祠的建造主要就按照明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颁布的宅府第式建筑要求规格,以体现主人的官学背景,所以一切都极为讲究。

围屋主体为三进式,中堂是典型的“六柱官厅”,梁柱雕刻精美皆有金漆护刷。墙基为红石板,墙体是大青砖,通过墙体的用料以略窥当时的官第建筑习惯。而在上堂厅,设有天井用以采光和排水。排水道的设计充满了生活智慧,它们采用九曲暗渠样式,又放养乌龟,这一方面寓意长寿健康,另一方面亦有保持排水通畅的用价值。而排水孔的花纹也有讲究,它们全部使用金钱状孔为排水口,亦比喻了水为财、水去财留的美好愿望。这些细微之处的用心,其实体现的已不仅仅是住房理念的问题,更有着客家人对生活的态度与期盼。

苏家围内有明末清初时河源县东江中唯一一所完善的学堂——东山学堂。苏家在此就出了进士1人、举人2人,贡生20多人,秀才30多人。清道光年间在河源县的一次考拔中,全县选取24名秀才,东山学堂的学子就占12人,从有了“苏半县”的美誉。

这其实也是客家人耕读传家理念的表现。家人崇文重教,对子弟的学识教育尤为严格。如果说“耕”是生存的要求,那么“读”则是生活的必需,是修养自身的关键。

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客家人自古受中原诗书礼仪文化熏染,即便离开故土,仍深怀这种文化信念。这或许也是客家人才辈出的一个背景因素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