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基地
拥有距今多年的古民居大屋和民国碉楼,广府、客家及徽派等多种建筑风格兼容并蓄;拥有丰富的古巷、古井、古道、古树等历史文化景观,虽历经岁月洗礼,但风雅依旧;此外,还拥有水质净化站、环保科普长廊、生态田园等,各种环保设施齐全,人居环境干净整洁……你一定想不到,这种历史文明与生态文明碰撞、交融在一起的景象,竟藏在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客家古村落——下屯村里。
下屯村隶属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下屯村明初开村,距今余年,因阮、黄两名武将率部扎寨屯田于下游,故称“下屯”。全村三面环山、一面紧邻东江,是南粤古驿道(河源粤赣古驿道)水上古驿道东江段为数不多的古村落之一,东江国家湿地公园、“东江画廊”风景区横穿村境。
下屯村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人民审计事业的奠基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阮啸仙革命先烈的故里。在年12月海南博鳌举办的第三届“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上,下屯村荣获“中国最美乡村”称号;年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文化遗产;年被认定为广东省名镇名村;年被认定为中国传统村落。
为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的质量和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去年底开始,在省市驻村帮扶工作单位和省生态环境部门、省环保基金会、河源市环保宣教中心、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等单位的帮助和指导下,在结合本村实际、深入调研的情况下,下屯村启动了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并于年9月23日在下屯村文化广场举行了创建省环境教育基地启动仪式。
人居环境整治有效提升环保意识
“脏乱差”一度被视为落后农村生活环境的标签。为摆脱这种标签,去年以来,下屯村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美化集中行动,通过农户庭院美化评比活动,动员全村群众从自家的门前屋后清洁卫生开始建设美丽家园,共同改造庭院、改造升级道路、清理生活垃圾,现如今,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河源市环保宣教中心、市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还多次组织志愿者与下屯村村民一起开展“拒绝白色污染”清洁行动,并挨家挨户宣传白色污染对居家和农作物、土壤的危害性,有效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
环保设施建设助推生态振兴
光靠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还远远不够,硬件设施也要跟得上。结合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建设标准,下屯村建设有生活污水处理厂,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均通过全村管网统一到村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置。目前下屯村水质净化和环境保洁设施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集污水处理、垃圾集运、微景观休闲及环保示范教育为一体,处理生活污水吨/日+50吨/日,转运垃圾2.5吨/日,配套铺设污水管网3km,设施外独立设置50套(户)分户式微型处理装置,垃圾收运设施建筑面积约80m2。
与此同时,从今年年初开始,省市有关部门、公益机构在村小学广场帮助建成了生态环保科普知识长廊,整体围绕“推动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这一核心,通过融合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客家民俗文化等内容,以艺术语言的形象魅力和图文并茂的板式风格,设置垃圾分类科普、农村环保科普等各类知识展板。在村口主要路段建设了生态环保理念宣传牌,营造村内浓厚的生态环保氛围和家家户户重视生态、热心环保的生活环境。
此外,下屯村结合实际,选择全村中心位置古民居池塘,建设了近千平方的浮床种植项目。通过在池塘内种植可净化水质的通心菜,将水中的污染物质分解转化或富集到其体内,恢复水域中的养分平衡,从而改善水质。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改善了当地人居环境,同时还可以利用该项目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课堂培养绿色生活方式
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随着《意见》的出台,研学旅行也正式被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成为实践育人的又一有效途径。为扎实开展青少年环境教育,组织课程建设团队在下屯村进行实地调研,围绕绿色生态、客家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四季农耕文化、南粤古驿道文化等五大文化主题发掘课程资源。根据学龄层次,每个主题下分:幼儿亲子课程、小学低年级课程、小学高年级课程、初中课程和高中课程。目前,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工作已完成,通过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处召集专家验收会,在阮啸仙小学举行第一节具有东源特色的生态课程。
此外,为切实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下屯村专门在村小学创建了农民环境教育学堂,先后组织村民开展了垃圾分类、农村危废品收集、环保知识进校园、环保摄影大赛、变废为宝环保集市等一系列公益活动,通过设立互动游戏、知识问答、垃圾分类回收交换、变废为宝DIY等新式多样的活动,让村民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倡导村民们养成垃圾分类、关爱环境的好习惯以及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今后,农民生态环境学堂还将经常性地持续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