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郭志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下称《决议》)提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
为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广东省河源市委、市政府建立了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从10月份起,由市委书记和市长轮流每月安排半天时间,聚焦一个主题与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实实在在推动解决一批反映集中、强烈的民生问题。
河源市委书记林涛强调,建立“面对面”机制,重在解决问题。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把“面对面”机制落实好、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人民为中心,补齐民生保障短板
“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直接讲问题,不要有任何担忧和顾虑。”一句简单的开场白,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在河源市会议中心举行。
在10月19日召开的首场“面对面”座谈会上,河源市委书记林涛与10位基层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现场倾听他们“吐槽”“看病难”问题,直击医疗卫生领域痛点难点,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首场“面对面”座谈会聚焦“看病难”问题,零距离听群众呼声,面对面解群众难题,以点带面加快补齐河源市医疗卫生短板。
“会上,我反映河源市去铁药物恩瑞格供应不足问题后,市卫健局当场表示:‘下午就采购!’”市民黄彩艳是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家长。
河源市当地近名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出于多种原因,大部分患者只能选择长期保守治疗、输血去铁,而恩医院供应量很少,医院买不到。
据了解,医保报销政策中有三种去铁药物,其中,恩瑞格地拉罗司分散片保护肝脏效果较好,是目前去铁治疗的优选方案。
12月中旬,黄彩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医院买不到恩瑞格,我们每月都要抽时间到深圳、医院开药,误时误工,给家庭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去一趟深圳、广州除了来回路费,有时候拿不到药还得住一晚,去外地拿药成本相当于多付了一盒恩瑞格的钱。”
长年累月地奔波,给地中海贫血患者家属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是物质上的极大负担。
黄彩艳在“面对面”座谈会提出购药难的问题后,在了解患者需求以及存在问题后,河源市卫健局当日就部署了药品采购工作任务。
针对座谈会上群众代表提出的问题,以及网上征求的群众问题清单,河源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黄春垒表示,市卫生健康局将会进行梳理,一一抓好落实,并对医疗机构的整改做好督办工作,逐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购药难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我们这医院就可以购买到去铁药物,为我们节约了时间和购药成本,政府这服务真贴心。”黄彩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林涛表示,要系统梳理群众反映的“看病难”问题,建立台账、分类处理,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纳入台账管理并想方设法逐步解决,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不断推动河源医疗卫生事业向前发展,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更高质量、更加满意的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
11月17日上午,河源市长何国森主持召开全市第二场“面对面”座谈会,聚焦“饮水难”问题,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实打实解决民生难题。
目前,河源市政府正围绕“上学难”的问题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截至12月16日,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工作专班透露,此次市委书记与群众“面对面”座谈会公开征集“上学难”问题已结束,经统计,共收到条关于“上学难”问题的意见建议。
“‘面对面’座谈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真正倾听群众的心声,有效解决了群众的身边急事、难事,方便了老百姓生产生活,河源市委市政府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2月中旬,一位参加“面对面”座谈会的群众代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党建引领,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河源样板”
河源市除了建立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在河源群众中引发广泛点赞。在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上,河源市也迈出了自己的步伐。
自今年7月起,河源市创新实施市领导同志联镇包片抓党建促工作落实制度,引领各级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推动各类资源和力量下沉,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通过打好“三四六”组合拳,探索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河源样板”。
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如何从源头上把矛盾双方的对立情绪疏导开、把纠纷化解掉,是社会治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今年以来,河源市大力推动“矛盾-化解-维稳”综合治理一体化平台建设,全力做好信访、矛盾化解、维稳工作,不断提升社会风险的防范化解能力。6月24日,在河源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委政法委组织召开“矛盾-化解-维稳”综合治理一体化平台(江东新区)试点工作会议,率先在江东新区进行试点,以实践应用检验“一体化平台”的工作效能。
日前,通过“一体化平台”江东新区收到华南城小区部分医院建立的诉求,立即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与八位业主代表召开“华医院信访座谈会”。会上,政府各职能部门代表现场进行了政策解答,最终根据业主代表医院年底即将运营,可满足业主住户的医疗需求,因此,会议同意终医院的建设,业主也同意就此事终止上访息诉,有效化解了和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
截至12月初,“矛盾—化解—维稳”综合治理一体化平台试点以来共接收信访诉求和矛盾纠纷案件宗,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宗,按期化解率%,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当下,根据河源市委市政府部署,河源市政法委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通过资源整合,以“实战、实用、实效”为标准,以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矛盾为着力点,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正着力建立市、县(区)、镇(街)、村(社区)四级“矛盾—化解—维稳”综合治理一体化工作体系,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河源样本。
目前,河源市各级党组织坚持群众导向,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把群众路线贯穿工作始终,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实施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推动各县(区)建立“面对面”机制,带动县(区)、乡镇(街道)更加注重群众导向,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河源市政府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河源市通过创新社会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实现“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