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源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红都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当前河源正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精心组织学习、扎实贯彻落实。河源将坚持以生态为“本”、以现代为“魂”、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让高颜值的生态环境、高能级的产业发展、高品质的公共服务高度融合发展,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河源贡献。
●南方日报记者蒋才虎通讯员欧阳海帆吴俊杰陈殷
倍觉振奋
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决心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广东和深圳等经济特区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请您谈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心得体会?
丁红都:在“两个大局”深刻变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交汇的关键时期,在广东纵深推进“双区”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东人民的深厚感情。我十分荣幸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重要讲话,倍感温暖、倍觉振奋,倍添信心、倍增干劲。
我由衷感到我们广东人民特别有福气。一直以来,总书记始终关心广东工作、情系广东人民。每逢广东发展的重要节点、关键时刻,总书记都及时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以宏阔视野和战略思维,为广东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注入强大动力。我们将把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坚决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在全市迅速、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把对领袖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转化为干好河源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
我由衷感到我们广东改革发展特别有底气。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年我来到广东工作,正赶上邓小平同志视察广东,有幸见证了“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改革开放春潮,更有幸参与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见证了广东和深圳经济特区取得的翻天覆地变化,发自内心地对新时代广东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充满底气。
今年10月14日,总书记、党中央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赋予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使命,鼓励深圳继续大胆试、大胆改,更是向世界宣示了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将抢抓机遇、积极探索,找准河源当前各项改革工作与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结合点,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创造出新的更大改革成效。
我由衷感到我们建设成为“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特别有信心。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寄望广东乘势而上、起而行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实现新的更大作为。
倍受鼓舞
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作出河源贡献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河源围绕大湾区建设有哪些重要举措?
丁红都:总书记对广东的关心,省委对河源工作的定位,是河源加快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动力源泉,极大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省委要求河源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赋予河源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的新使命新任务。
我们将充分发挥河源既有“区”的本质、又有“核”的特质的独特优势,坚持以生态为“本”、以现代为“魂”,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按照“湾区所向、深圳所需、河源所能”的要求,全力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积极借势借力,充分利用“双区驱动效应”,让“双区”利好叠加的“化学反应”“乘数效应”成为推动河源实现提效破局、跨越发展的强大动能,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让高颜值的生态环境、高能级的产业发展、高品质的公共服务高度融合发展,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河源贡献。
牢记嘱托
推动河源提效破局跨越发展
南方日报:河源如何抓住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契机,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高水平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
丁红都:总书记殷殷嘱托广东和深圳经济特区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河源也是“春天”的一部分,将为广东的“满眼春”增添一抹亮丽的绿色,在服从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实现绿色崛起。
河源与深圳有着深厚渊源,历史上同属惠阳地区,同饮东江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目前河源有近60万人在深圳工作和生活,河源70%以上的企业有着“深圳基因”,两地交往非常密切。长期以来,深圳始终关心和帮助河源发展,河源是深圳帮扶力度最大、时间最长的地市。深圳的帮扶有力推动了河源振兴发展。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就是要深刻铭记总书记的深情厚爱和殷殷嘱托,乘势而上、感恩奋进,抓住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契机,全域全面全力学习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做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积极借势借力,搭建三大高质量发展平台,撬动农业农村、产业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在“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中奋力构筑“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新局。
一是把灯塔盆地打造成为引领河源未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平台。灯塔盆地位于河源市腹地,总面积平方公里,是广东省粮食主产区,是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先行示范区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单位、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备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灯塔盆地开发建设,特别是在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上,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都明确提出“支持河源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可以说灯塔盆地开发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我们将坚定把灯塔盆地作为生态河源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的“主引擎”,全力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抓紧完善灯塔盆地管理体系、规划体系、发展体系、交通体系、水网体系,高标准把灯塔盆地建设成为示范广东、领先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河源未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带动1.2万平方公里的生态河源全面发展。
具体而言,就是要扎实做好“六好”文章。一要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让好区位找到好出路;二要紧紧依托灯塔盆地开发建设,搭建大平台,连接“双区”大市场,积极参与湾区产业分工合作,让好平台对接好区域;三要建好“四好”农村路,优化连接“双区”的交通网络,更好接受“双区”辐射带动,让好产品走向好市场;四要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打造优美环境,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让好山水提供好生活;五要大力推进水系连通工程,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让好资源卖给好客户;六要充分利用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民族地区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紧紧抓住机遇,让好政策带来好光景。
二是把江海联运、综合保税区、河源市高新区打造成为支撑河源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平台。河源处于广东东北部、东江中上游,随着东江航道复航及升级,河源将便捷连接广州、深圳、香港大港口,可实现江海联运、借船出海;随着着力打造综合保税区这个没有海水的“国际港口”、没有跑道的“国际机场”、不出国门的“国际市场”,对外开放的窗口越开越大;随着河源市国家级高新区建设迅速提速,深河国际模具城、阿里巴巴广东云数据中心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均达到或超过全市的39%,江海联运、综合保税区、市高新区支撑河源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功能平台作用正加快释放。未来,我们将依托综合保税区、东江航道与“双区”构建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以市高新区为主平台,引领全市产业园区紧密对接大湾区产业布局,打造粤北开放型经济高地。具体而言,一要加快推动东江航道扩能升级及河源港口建设,接续推进东江航道河源段复航工程,推动港产城有效衔接、联动协同,与“双区”实现江海联运、铁水联运;二要稳步推进综保区申建工作,系统推进东源保税物流中心(B型)投入运营,积极推进龙川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三要推动市高新区充分发挥现代产业龙头带动作用,在加速打造产业新城、科技新城过程中,辐射带动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提档增速。
三是把高铁新城综合枢纽、江东新区打造成为撬动河源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平台。河源距离广州、深圳、香港都是公里左右,是粤东西北唯一同时近距离接受三个国际大都市辐射带动的地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战略腹地。随着时速公里的赣深高铁开通,河源将快捷抵达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香港启德机场,划时代地进入深圳半小时都市圈,深河两市将走得更近、更融合;同时修建折返线也得到铁路部门、铁路集团、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未来每天将开行的12趟列车,将成为河源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通勤车。因此,近年来我们以高铁综合枢纽为重点,科学谋划江东新区开发建设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地,今年前三季度江东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铁综合枢纽、江东新区作为撬动河源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平台作用加快凸显。下来,我们将以高铁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支点、撬动江东新区打造都市经济主战场和未来城市核心,以钓鱼台片区打造“城市客厅”为支点、撬动中心城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高铁综合枢纽、钓鱼台片区“双核”联动,高标准建设都市经济带动战略核心载体,辐射带动多平方公里的现代河源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承接“双区”城市功能疏解、社会服务延伸。
一线行动
灯塔盆地带动生态河源
全面高质量发展
初冬如夏,笔者走马河源市灯塔盆地,观察到一个个大手笔投入的项目,正紧锣密鼓、热火朝天地建设——种业小镇、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灯塔盆地分中心、灯医院、发酵蔬菜产业园、美林油茶、忠仁黑蒜……一处处紧张施工场景,让人为之震撼、为之兴奋。
近年来,河源市灯塔盆地农高区管委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河源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融湾”“融深”为方向,对标“排头兵”目标定位,全力把灯塔盆地打造成引领河源未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综合平台,进而带动1.2万平方公里生态河源全面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年以来,农高区管委会以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农高区)为核心,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高标准把灯塔盆地建设成为示范广东、领先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灯塔盆地现有板栗、猕猴桃等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2家,粮食种植面积43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4万亩,林果种植面积59.37万亩,肉类年产量超过4万吨,每年向粤港澳大湾区供应蔬菜32万吨、水果类18.32万吨、水产品0.7万吨、活猪出口额占全国供港澳份额的15%以上。
依托天然禀赋,灯塔盆地积极导入新产业新业态,着力提升绿色立体生态种养业,农产品和食品精深加工业,种质培育、冷链物流等配套服务业,力争尽快建成特色水果、优质粮油、生态养殖等六大产品体系,做大做强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油瓶子”“水缸子”。
目前,美林油茶种植加工项目、忠仁蒜精灵农业产业园等30多个项目已落地投产或正在实施,总投资约亿元。
眼下,农高区管委会还在谋划引进越秀风行、牧原集团、现代化光明鸽产业园等重大产业,计划总投资约多亿元。
全力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院校及科研平台,推进灯塔盆地农高区科技“融湾”“融深”——这是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创新发展的另一招术。目前,农高区管委会与8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合作机制,引进了广东省农科院河源分院等机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已完成网格管理、区块链溯源等六个管理模块的基础建设工作……
当前,灯塔盆地农高区正以城市“副中心”战略谋划指导空间、交通等体系构建,不断提升、优化灯塔盆地发展规划、农高区规划、农高区核心区详细规划、核心区首期城市设计。《灯塔盆地城乡发展战略规划(—年)》已通过河源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印发实施。《灯塔盆地农高区核心区首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已通过东源县规委会审议。已完成农高区核心区亩建设用地调规事项。
如今,农高区交通驿站已正式运营,盆地核心区顺天镇已实现村村通公交车,农高区至河源市区通勤车已正式运营。
灯塔盆地一批总投资34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其中包括省道S升级改造项目、粤赣高速顺天互通引线X县道改造提升工程和互通立交建设项目、农高区产业园区“一环两纵两横”7条产业路及首期3平方公里“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正有序开展。农业大道工程、农高区自来水厂、3万吨污水处理厂、千瓦变电站等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顺天河碧道建设工作前期工作也已启动。加快推进水系连通工作,全面启动灯塔盆地灌区船塘河项目前期工作,垦造水田已完成多亩的地块选址……
灯塔盆地农高区坚持高水平推进示范区规划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力争把河源农高区打造成全国现代生态农业的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生态宜居科技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