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雄飞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作为粤东“古道明珠”的河源市双江镇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针对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产业链发展存在短板、基础配套设施还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了打造“古驿道+生态农旅”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开发销售特色文化产品、全域旅游整体规划、加强“互联网+”文旅品牌推广等开发策略,以期促进双江镇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市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地处粤东北山区的河源市,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山水资源,浓郁的客家文化,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培育出了“优秀旅游城市”“广东绿谷”“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等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品牌。位于新丰江水库边的河源市双江镇,依靠其特有的南粤古驿道资源大力开发地区文化旅游市场以及乡村文化旅游项目,以此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双江镇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双江镇位于河源市东源县西北部,面积.29平方公里,是新丰江库区移民镇。南粤古驿道穿境而过,双江段古驿道是南粤古驿道重点保护段,主线长15.5公里,支线长26.5公里,其中保存较好的约3公里,保存一般的约4公里。古驿道沿线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大,早侏罗纪时期的“菊石化石”形成于1.9亿年前,南越王“赵佗故城”古迹已历经两千余年,还有市级保护文物客家围屋、马腰寨瀑布、牛峙山庙宇等历史悠久的人文古迹、自然景观。双江镇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一)双江镇文化内涵有待挖掘双江镇初步开发了南粤古驿道部分文化资源,但是并没有进一步深度发掘和充分利用古驿道沿线的历史文化遗迹、人文典故、民间传说故事、民俗文化等。未能借助古驿道沿线的“赵佗故城”遗迹,结合当地的“抬龙王”特色活动,推广客家文化。没有对古驿道文化、客家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未形成文化旅游品牌进行宣传、包装、策划推广。(二)双江镇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有待完善双江镇主打客家文化游和休闲田园游,但是未能深入挖掘开发其中的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利用“客家文化”“古驿道文化”“东江客家菜文化”等资源开发具有双江客家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农副产品供游客体验和消费,导致旅游产业可带动的经济效益不足。(三)双江镇基础配套设施较为落后双江镇地处万绿湖腹地,地理位置偏僻,公共交通网不发达,古驿道、景点周边缺少配套的趣味性娱乐设施、休闲驿站、民宿、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游客游玩体验欠佳,因而出现“游客重游率低”、“市场吸引力逐渐走弱”等现象,同时也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双江镇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为充分利用双江镇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可采用景区联动、内涵扩容的开发方式,将双江镇文化旅游资源体系转化为类型多层次、鲜明主题、文化内涵突出、观光与休闲体验相得益彰、配套完善的“古驿道+生态农旅”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以期双江镇文化旅游业发展取得突破。(一)景区联动,内涵扩容,打造“古驿道+生态农旅”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景区联动方面,确立粤赣古驿道双江段作为双江镇旅游核心区的地位,以此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带动外围地区如“菊石化石”遗址、赵佗故城、桥头圩桥、雄镇楼、司马第门楼等客家文化资源和状元瓜基地、业隆蓝莓基地、蜜柚公园、千亩百香果基地、万绿村葡萄园等田园生态资源的开发,将双江镇分散的文化旅游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具体而言,将河源客家文化这一“灵魂”注入以粤赣古驿道核心景区,古村镇和田园生态综合体的改造和发展并重,拓宽双江镇旅游产品的类型,增加双江镇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效益。内涵扩容方面,充分发挥双江镇人文历史故事、生态环境优良的独特优势,把古驿道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和农事文化融合开发,将古驿道的文化内涵提质扩容。比如将当地极富客家风情且每年农历四月十五都会如期举办的“抬龙王”特色民俗文化融入到古驿道开发中;重建粤赣古驿道上的桥头圩,将清光绪年间的繁荣场景通过古色古香的客栈、饭店、布店、水货店、药店、打铁店等商铺得以再现,使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商品买卖、农耕劳作、物资运输、公文传递等场景活动;将客家人热情好客、勤劳善良的精神特征融入到独特的风土人情中。(二)补全双江镇产业链发展短板,开发销售特色文化产品因地制宜,将客家文化资源开发转化为富有创意且极具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进行销售。加强旅游商品文创设计,丰富客家特色旅游手信体系,开发双江镇古驿道相关纪念品、客家民俗风情工艺品、客家土特产、生态瓜果农产品等周边产品,通过现场展示客家竹艺制品、客家黄酒等特色产品的制作过程,让游客积极参与,借此调动其购买欲,带动特色文化产品的销售。(三)完善双江镇基础配套设施,全域旅游整体规划打造双江镇全域旅游驿站,满足游客吃、住、行、游等全方位的需求。整体布局和立体规划古驿道和休闲田园周边开发,一是规划建设特色餐馆食肆,推出东江客家特色菜品,在餐馆外观、内部装潢、员工服饰等方面融入客家风情,创造当地特有的感官体验;二是特色民宿的规划建设,在景区周边选址开设具有客家乡土元素的主题民宿;三是客家文创商品、农副特产商品销售场所建设,建设一站式购物场所,方便游客购物;四是规划“古驿道+生态农旅”旅游路线,完善交通网络,投放旅游观光车,让游客体验游玩便捷舒适。(四)政校合作打造文旅品牌“互联网+”营销体系乡村文化旅游推广已进入全媒体整合传播营销时代,要充分利用好全媒体平台进行双江镇乡村文化旅游品牌的传播和创新营销。双江镇拥有独特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但是没有树立品牌,缺乏宣传推广,未能产生规模效应。所以双江镇的旅游主管部门应与地方高校如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深层次的政校合作,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发挥高校师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近年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资讯采编与制作专业坚持“双线融合,四育一体”的教学理念,即校内实训和社会服务相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传媒素养教育、专业技能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融于一体,形成了“线上线下、循环递进”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加大课程教学与社会对接的力度,积极承接社会服务项目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相关部门可以依托师生的全媒体策划、制作、编辑、传播等专业技能,通过横向课题、课程项目、社会实践、科技下乡服务等形式进行政校合作,打造双江镇客家文化旅游“互联网+”网络营销体系:一是拍摄制作双江镇乡村文化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片、短视频、3D全景展示片等影视作品投放网络,能够将双江镇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全方位地展示出来,客家文化风情近在眼前,引起游客的游玩冲动。二是开通并运营双江镇旅游官方和官方微博,作为旅游宣传和推介的主阵地。在新媒体平台中发布影视图片资料,持续推送双江镇各旅游景点的地址方位、具体线路、游览注意事项、特色活动等内容,并积极和网民互动答疑。三是校企合作举办双江镇“古驿道文化”影视作品大赛、短视频大赛、摄影大赛、书画作品大赛等文化赛事,打造建设影视创作基地、摄影写生基地,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在一定时间内营造网络话题,提升热度。通过赛事征集到的相关影视、摄影、书画作品还可以作为双江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素材,通过互联网循环展示推广,吸引更多人前来双江镇旅游或进行艺术创作,以达到规模效应。双江镇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特色鲜明,开发条件好,开发潜力巨大,但目前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文化内涵缺失,经济效益不高,停留在浅层次开发。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双江镇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从横向拓展开发和纵向延伸开发的角度探讨了双江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以期能有效整合资源,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充实双江镇以实现文化旅游品牌内涵,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河源市特色文化旅游乡村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借鉴,促进河源市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参考文献[1]冯珊珊,胡敏,陆子健: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浅析[J].南方农业,(23):-.[2]周宇:促进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J].南方农业,(23):-.[3]谭余娟:发展特色文化小镇对茂名文化旅游的启示[J].南方论刊,(3):23-24.作者/来源:文化产业融媒体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292.html